作者:单仁谷
(节选)
最近两年来,随着中国与澳大利亚两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关系持续友好,在澳华侨华人人数增加、经济实力增强,以及澳大利亚政府继续鼓励多元文化发展的基本政策作用下,澳大利亚华文媒体继续蓬勃发展,影响力日益扩大,为读者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文化产品。
收费华文日报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与澳大利亚华侨华人主要分布在悉尼、墨尔本两大城市的分布特点一样,澳大利亚收费华文日报也主要分布在这两个地方,其中悉尼力量略强。
澳大利亚4大收费华文日报《星岛日报》、《澳洲新报》、《澳洲新快报》、《澳洲日报》的总部全部设在悉尼,而且都在悉尼市中心的范围之内,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4大日报占领了纸质媒体,特别是收费纸质媒体的大部分读者市场和广告市场。
在悉尼华人圈中,无论是匆忙的上班族,还是悠闲的散步者,无论是地铁中,还是公园里,手拿一份华文日报已成为寻常的风景线。从发行量比较多的《星岛日报》、《澳洲新报》到稍少一些的《澳洲日报》和《澳洲新快报》都形成了各自的读者群,形成了基本固定的广告客户。各报在保持重要新闻准确及时报道的同时,又为自己特定的读者群提供人性化的服务。4家日报形成了互为补充、各有特长的格局,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各出奇招,共同生存,显示了收费华文日报市场强大的潜力。
但是,专业人士说,以澳大利亚几十万华人来说,能容纳4份收费华文日报已呈饱和状态,再挤进一份报纸可能很难生存。
不过,近年来,还是不时听到豪言壮语,有人知难而进,扬言要在强手如林的华文日报市场分一杯羹。对此如何评价还真不好说,因为在第二家创办的时候,就有人说过市场饱和,结果第二家成功了;第三家创办的时候,人们又说市场饱和了,结果第三家又成功了;第四家创办的时候,人们说澳洲市场无论如何只能容纳三家,可第四家又立住脚了。那么,第五家能不能破空而出呢?最好不要过早下断语。澳大利亚华文日报的市场容量到底有多大,只有事实能探底。也许真的有高人存在,使华文日报市场再创奇迹也不一定。
各种华文媒体齐头并进
随着传媒业的发展,澳大利亚华文传媒格局已从传统上的以收费日报为主发展为以华文收费日报为基础,免费周报、收费周报、临时性刊物、网站、杂志、电视台、电台齐头并进,遍地开花。
每周的周五,一般是免费周报发行的日子。在唐人街的中心地带,以及郊区华人居住较多的地区,各免费周报同时上市。一时间,在人气较旺的店铺门口,七八家免费报纸同时摆在门口,供人们随便取阅。摆放报纸的立足之地成为各报受欢迎程度的检阅台,一些信息量丰富、编排专业的报纸成为人们首先光顾的对象,被迅速拿光。质量稍微差些的报纸虽然被取得慢些,但也不断有人光顾,到傍晚都能取完,这说明免费报纸市场还远没饱和。
这些免费报纸无一例外都是走低成本路线。有的请上三两人马,架几台电脑就开张。也有的根本没有专职人员,靠几个人业余时间搞定,也没有办公地点,大家甚至互不碰面,从互联网上传递稿件和版面。从内容上看,稿子基本来自互联网,很少有自己的独家报道,甚至翻译当地媒体都很少。这样尽可能少的人员加上大量翻印互联网的内容极大地降低了报纸的出报成本,基本上是付得起印刷费就可以出一份报。
由于成本不高,这些小报的广告非常便宜,一些小的商家,做不起大报的广告,转而走向小报。小报发行不比收费日报少多少,读者覆盖面大,所以广告很火爆,有的报纸半份都是广告,这也反过来刺激了免费周报更加蓬勃发展起来。有的报纸广告与读者关心的日常实用性信息的界限已比较模糊,半信息、半广告的服务性报纸逐渐成形。
和收费日报比起来,免费周报船小好调头,以灵活的经营和编排理念在澳大利亚华人媒体市场独树一帜,发展前景极为可观。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澳大利亚华文媒体与时俱进,电台、电视台、网站等大有后起之秀之势。他们的优势已逐渐被读者和广告商所承认,对传统媒体构成挑战。
悉尼的2ac和2cr是两家有影响力的华语电台,都开办有普通话和广东话两个语种的节目。节目内容新闻性、服务性、信息性一应俱全,加上电子媒体及时方便的优势,使得其听众不断攀升。在有的中餐馆里,工人没时间看报,也没有多余的钱买报,就在工作场所放一架收音机,从早听到晚。电台还开办了很多听众参与的互动节目,甚为凝聚人气。墨尔本的3cw华文电台形势也是如此。
此外,悉尼和墨尔本还有几家华人电视台,除了转发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的主要频道外,还自制一部分节目,如社区新闻、访谈等。
华文电台、电视台吸引了许多两岸三地移民中的专业人士,其中不乏在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专业电台和电视台工作过的从业人员,所以显得颇为大气而专业,客户稳中有升。
网站方面,网上唐人街、海外华人网等专业网站点击率不断上升,网上广告、网上服务等不断完善。收费日报和一部分免费周报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效果都不错。对一些人来说,澳洲新闻和社区新闻的第一来源已经不是报纸,而是网站。许多青年,特别是学生,刚来澳洲时,英语不好,看不了英文媒体,中文报纸又不想掏钱买,华文网站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本文为原文节选,综述全文请参见即将出版的《2007年世界华文传媒年鉴》,未经允许,任何单位、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