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以色列的攻势已经让加沙地带倒退60年。然而比这更糟糕的,是许多巴勒斯坦平民无辜受伤甚至丢命。对峙双方却不为所动,以色列坚持要实现所有目标后才罢手,哈马斯坚决拒绝国际部队或国际观察员进入加沙地带。他们的“倔强”,不仅为看得见的各种利益,其后还有多方博弈的作用。
先看美国。就在战争白热化状态下,美国还忙不迭向以色列运送大批武器弹药。在这样的敏感阶段运送武器弹药,美国对这场战争的真正态度已不言自明。至于对联合国决议未行否决权,那不过是做给全球看的一种“姿态”。
美国为什么会这样“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除了与以色列本已有的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伊朗。伊朗核问题与反美的态度一直是美国的心病,而美国与以色列有关方面曾在多个场合指责,伊朗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哈马斯的“后盾”。在这种情势下,以色列出兵加沙并誓言摧毁哈马斯政权,无疑给了美国一个“敲打”伊朗的机会。因此,表面上美国“反对”战争,实际上却支持以色列。
再看埃及等国。埃及与加沙间的走私通道,是以色列此次出兵理由中仅次于“摧毁哈马斯发射火箭弹能力”的一个。无论是空袭还是地面战,以色列几乎都是“逢地道便炸”。埃及方面屡屡否认存在走私通道,还说即便有走私,也不过是食品之类的,完全是出于人道主义关怀。实际上,埃及曾多次表示发现武器走私加沙的情形,也曾经大力度查封通道,但因各种错综复杂的缘由,武器走私屡禁不绝。从实质上来说,夹在冲突双方之间的埃及并不想过深地介入直接的争端。但十分微妙的是,正是这样的战争,让相对较小国家埃及的总统穆巴拉克,再一次成为中东地区举足轻重的人物。至于黎巴嫩、叙利亚,其态度与埃及有相似之处,那就是观望局势,自己并不想惹火上身。
在加沙冲突中,巴以双方各自强硬的语调之后,彼此的“支持者”并不以本来面目说话。恰如在中国的武侠小说里,武林高手经常运用“气功”操纵武功平平的人与他人过招。这个武林高手,常常不露面,即便出来,也往往顾左右而言他。因为有许多“隐形高手”在,巴以和平永远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赵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