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联邦第一副总理谢·伊万诺夫上月末宣布,俄2007年的武器出口达到了创纪录的70亿美元。据统计,俄罗斯1998年武器出口额只有26亿美元,2000年增长至37亿美元,2006年达到65亿美元高水平,2007年又再创新高。
分析人士指出,俄罗斯武器出口额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俄在2004年—2006年同一些国家签署了大额订单,而此期间热点地区紧张形势升级则是深层原因。此时,正值美国在阿富汗、伊拉克展开军事行动后,一些伊斯兰国家担心自己也成为潜在打击目标,纷纷向俄罗斯这个传统武器贸易伙伴招手。由此,俄武器销售逐步从上世纪90年代的困境中走出,于2006—2007年达到了一个对外出口高潮。
所有俄制武器中,最受外国客户欢迎的是军用航空器材和技术,其中包括“苏霍伊”、“米格”系列战斗机和“米”系列武装直升机。2007年,仅提供给印度、阿尔及利亚、委内瑞拉、马来西亚的苏—30型号歼击机共70架,总价值达到30亿美元。“伊尔古特”公司总裁杰姆琴科说:“今年是取得创纪录成绩的一年,伊尔库茨克飞机制造厂全年共组装完成了43架苏—30МКИ、苏—30МКМ和苏—30МКИ(А)歼击机,这一目标甚至在苏联的全盛时期也未曾达到过。”
紧随其后的出口产品是防空导弹系统。早在去年1月,时任俄国防部长的谢尔盖·伊万诺夫就证实,俄罗斯与伊朗已签订了合同,俄向伊售出“托尔—M1”型近程活动半径的防空导弹系统。此外,俄还向东亚国家继续提供远程活动半径的С—300ПМУ—2防空系统。
不过,同战斗机、反导防空系统出口相比,俄同外国客户在军用舰艇上的合作并不顺利。武器出口中间商“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去年9月通知印度海军,原定于2007年8月15日交货的核动力潜艇“修卡—Б”不得不推迟到2008年6月15日,原因是建造此舰艇的俄阿穆尔河畔共青城“阿穆尔河造船厂”无法按期完工。同时,俄方要求将原价从6.50亿美元提高到7.85亿美元。印方同意延期交货,但拒绝重新谈判潜艇价格。此外,俄还停止执行与阿尔及利亚在2006年签署的武器销售合同,总价值达到80亿美元。按照俄《生意人报》说法,除了阿尔及利亚内政发生变化外,法国军工企业大举进军非洲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根据目前掌握的武器订单,俄罗斯武器出口在未来两、三年内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俄联邦军技合作局局长德米特列夫对外宣布,俄目前已拿到武器出口订单300亿美元,其中的200亿美元属于“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这一订单规模完全可以让我们在军技合作领域感到乐观”。2008年,武器出口的主力军仍旧是军用航空产品,印度、委内瑞拉、印尼、叙利亚将购买俄制“苏霍伊”和“米格”系列战斗机。此外,俄将向叙利亚提供防空武器系统,以及向印度、阿尔及利亚出口潜艇等。
与俄官方乐观情绪相比,一些武器贸易专家更显冷静。他们认为,不排除俄罗斯武器出口在三四年后出现下滑趋势,“70亿美元的武器年出口额是一个高原阶段”。俄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主任布霍夫则最为悲观,认为经过几年的“高原期”以后,俄武器出口将很可能迅速减少,“俄罗斯国防工业正处于青黄不接时期,特别是高技术工人严重短缺”。另一个可能让俄军火出口陷入困境的是,军工领域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如果说2007年全俄通胀水平是12%的话,那么军工领域则已达到20%。还有,由于不重视节能技术的应用,俄国防企业开支迅速增加。其消极后果是,要么俄没有能力生产某类武器,要么在价格上缺乏竞争力。(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韩显阳)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