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沈浩在小岗村工作短短6年里,写下了厚厚29本民情日记。人们在整理他遗物时,发现他床下有七双穿旧的鞋,鞋底全部沾满了泥土。郑垧靖在泥石流将要到来的危急时刻,拨通了村民杨进德的电话,使其全家及时脱险。郑垧靖的同事们很不解,他怎么连一个普通农民的电话号码都记得?
如何让基层涌现更多像沈浩、郑垧靖那样的好干部?怎样让贴近群众、为民办事成为基层干部的工作常态?不管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还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各地党组织都在这方面进行着不懈的改进和探索。最近,来自湖南省常宁市的“民情台账”经验让人眼前一亮。
据报道,自去年2月以来,常宁市全面推行“民情台账”制度,全市近千名乡镇干部走村串户,摸清情况建立民情调查表,将农民的家事、难事、急事等75项大事小情一一登记造册,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实行“销号制”,及时跟踪解决,“发现一个,办结一个,销号一个”。为落到实处,常宁还聘请“督办员”,实行责任追究,不定期督查,并将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成绩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民情台账”从制度上“倒逼”着乡镇干部放下架子,像“秤砣”一般沉入基层,“进百家门、知百家情、吃百家饭、解百家忧”。目前,常宁已先后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400多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76起。一位乡党委书记感慨,以前村民对一些干部“隔得远就骂,离得近就怕”,现在看到干部来了,拉家常,说难处,干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小平同志说过:“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经验启示我们,刚性制度是推动干部融入基层的重要动力,也是“治懒治庸”的一剂良药。由此反观干部作风存在的问题,一些干部不下基层、不解民情,从主观上说,是由于宗旨意识淡薄、对人民缺乏感情、官本位意识浓厚、权力观出现误区等因素使然,出现了“官气冲天不屑下去,工作太忙没空下去,信息发达不用下去,群众麻烦不敢下去”等错误认识和做法。
而从客观环境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机制管理上存在漏洞,缺乏引导和规范干部下基层的严格有效制度,往往是原则性的规定多,实际操作细则少,监督约束内容更是缺乏,即便下基层,也是“命令压、风一刮、一哄下”,流于形式,难以深入实际,也不能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所以,我们既要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又要探索、完善各种行之有效的制度,形成长效机制,让干部有感情、有责任、有动力下基层,知实情,办实事,促进干群融合,和谐干群关系。 成新平
参与互动(0) | 【编辑:吴博】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