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长杨洁篪总结温家宝联合国之行四方面成果——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国内新闻

外交部长杨洁篪总结温家宝联合国之行四方面成果

2010年09月25日 10: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9月25日电 9月21日至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邀出席了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和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等系列会议。在温家宝结束访问回国之际,陪同与会的外交部长杨洁篪向随行记者介绍了温总理此行成果。

  杨洁篪说,这次温总理纽约之行是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的背景下进行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概括起来,温总理与会取得了4个方面的丰硕成果。

  一、增进国际社会对真实中国的客观了解。无论是出席联合国会议、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晚宴上发表重要演讲,还是会见各国政要、与各界人士座谈或接受采访,温总理都满怀真诚地全面客观介绍中国的真实国情、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战略,明确指出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基本事实没有改变,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不会改变,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方针长期不变。温总理深刻阐释中国和平发展不会损害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路子。中国讲友好,也讲原则,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在涉及主权、统一及领土完整的问题上,中国决不退让,决不妥协。中国发展,世界机遇;中国好了,世界得利。

  舆论普遍认为,温总理对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属性、发展道路、国际作用等外界存有疑虑的问题作了明确而坚定的回答,句句发自肺腑,很有说服力,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全面客观了解及对中国发展的信心。

  二、推动国际社会共同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温总理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全面介绍了中国自身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取得的成就、经验及为推动国际减贫事业、促进南南合作所作贡献,就实施千年发展目标提出4点倡议。温总理还宣布了中国政府援助发展中国家的一系列新措施和倡议。温总理还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克拉克一起见证签署了中方与开发计划署加强双边合作及双方共同选择发展中国家开展三方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在克服自身发展困难的基础上,为国际社会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巨大鼓舞。中国言必信,行必果,有关倡议、主张、措施实实在在,真诚无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对促进国际发展合作、共同推动落实千年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温总理出席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与艾滋病讨论会以及联合国妇幼健康战略启动仪式。外界认为,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在联合国出席艾滋病和妇幼健康问题专题活动,体现了中国开放、自信的形象,展示了更加重视人的尊严、社会公正和谐、国家均衡发展的理念。

  三、展示中国爱好和平、维护稳定的良好形象。温总理首次出席安理会首脑会议,阐述中国对当前国际安全形势的看法,表明中方愿与国际社会一道,继续支持安理会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发挥核心作用。

  温总理就安理会新形势下的工作提出四点主张。这些主张富有针对性,为安理会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温总理是唯一参加此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领导人,而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舆论普遍认为,这充分展示了中国对联合国和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表明中国始终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

  四、促进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促进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是温总理此行的一个重要内容。访问期间,温总理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在坦诚、务实和建设性的气氛中,就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看法,达成重要共识。他们一致表示对两国关系前景充满信心。

  温总理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宴会上发表重要演讲。舆论认为,美国11个友好团体共同为温总理举行欢迎宴会,美国各界400多人出席,这充分显示美国各界加强对华合作的强烈愿望。温总理的演讲动情晓理,引起热烈反响。美方人士纷纷表示,温总理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阐明了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意义,指明了维护和促进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正确方向。

  温总理还会见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与美国经济、金融、学术界人士举行座谈,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CNN)和《时代》周刊专访,就中美关系、中国内外政策、中国改革发展等问题深入细致地与美各界人士接触交流,增信释疑,为中美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筑牢民意基础。

  杨洁篪最后表示,温总理此次出席联合国系列会议达到了宣示中国内外政策主张、推动国际发展合作、支持联合国发挥重要作用、展示中国负责任形象、巩固中国与主要大国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预期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

参与互动(0)
【编辑:唐伟杰】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