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1日起,上海将实施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凡参加本市城镇养老保险的企业中,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员、具有技师证书的技能人员、和企业需要的其他人员均可柔性延迟退休。延迟年龄男性一般不超过65周岁,女性一般不超过60周岁。(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5版)
针对退休年龄的节点,社会上一般存在两种声音,即反对派和赞同派。可以说,这两个派别所持的理由都符合民众的正当利益,比如,赞同派认为延长退休年龄可以缓解养老金压力,反对者则称这样增加了就业压力等。在双方僵持不下时,就产生一种“弹性退休”的折中呼声,但笔者认为“弹性退休”机制并非良策,会滋生一些问题。
退休年龄的固定,存在着工种之间、年龄之间、群体之间的复杂交织,解开这个“疙瘩”,一刀切的办法是不可行的。延长退休年龄,确实可以减缓养老金的资金压力,也给年老力盛并希望工作者以机会。但这又损害了一线工人和毕业生的利益。
而上海的弹性退休机制看似可以利用制度弹性,给各工种、各群体以充分的余地,但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矛盾。首先,弹性退休机制对工种的范围限定,只是一条“单向道”,每个社会成员都有自己的“退休”或“不退休”需求,即使是煤矿工人,也很难保证所有人都愿意及早退休,如果对某个工种的成员强硬实施,不但缺失了自愿原则,也侵害了其他工种的权利;再次,“弹性退休”的对象范围,给部分国企领导以制度缺漏,不但会导致新的不公,甚至可能产生寻租机会。
如何在“弹性退休”制度上引入自愿原则,又充分把握制度“弹性”,既让员工充分发挥选择权,又不搞“重点班”、“重点工种”,需要明确而具体的规则。(黎仲阳 王乃玲)
参与互动(0) | 【编辑:马学玲】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