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并且日益显示其优越性。相应地,社会的道德建设也在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的和谐和进步,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完善的过程中,社会结构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动,人们的社会存在,人们的相互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道德,作为处理这些关系的行为准则,不可能不遇到一系列新的挑战,不可能不产生一系列新的矛盾。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坚持正确的原则,更需要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
中华民族有优秀的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又形成了先进的革命道德。这些传统深深植根于广大民众之中,是一股巨大的力量。群众有建设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强烈愿望。我们的党和政府历来重视道德建设,多年来各级组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居于主导地位。我们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类似情况下促进道德进步的做法和经验。这些都是进一步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根本的有利条件。
当前,我们要面向变动着的中国实际,遵循道德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扬我们的优势,全面规划,抓住重点,立足根本,科学、扎实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建设。有几个问题需要加以特别关注。
一、要特别关注诚信建设
诚信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健康发展的道德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的是商品而不是单纯的产品。商品为交换而生产,生产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实现交换价值,只有经过交换,其使用价值才能得到实现。商品交换又必须经过货币这个一般中介物才能够完成。这种生产和使用的分离,使社会分工得到极大的发展,使资源得到尽可能合理的配置,也为科学技术的使用和不断进步开辟了广阔的舞台。但这种生产和使用的分离,以及两者之间连接的无数中间环节,又为不诚信行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这反过来又限制和影响了市场经济本身的健康发展。现代世界,诚信是最重要的投资环境。企业正常的经营和管理,商品的流通,市场的繁荣,金融结算,人才的培养和流动,劳动就业和劳动保障,鼓励新技术的采用,消费权益的保障,以及人际交往的许多方面都离不开诚信。诚信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条件。目前在这方面的缺失已经造成群众强烈的不满。
在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之中,诚信占有重要的地位。“仁义礼智信”,诚信是五德之一。“人无信不立”,“一言九鼎”,“不轻然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许多成语流传至今。但是,过去的诚信主要是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是在熟人社会的圈子里维系的。失去信用的人很快就会失去周围人的信任。失信行为的空间受到限制,就比较不容易泛滥成灾。
现代市场经济使人的交往范围无限地扩大了。人们很难在这无限多的对象和无限多的行为中辨别真伪,决定取舍。这就为失信者甚至恶意作伪者扩大了生存空间,也扩大了失信行为的受害面。在新的情况下当然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建设,完善各种必要的法律和规章,杜绝各种失信行为产生的渠道,提高失信行为的成本,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打击和惩处。但是一般说来,这种制度建设往往有滞后性,很难做到事先设防。同时就要加强有关诚信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的美德。
值得注意的是,广大群众是不诚信行为的受害者,在社会上提倡诚实守信当然是得人心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帮助群众提高保护自己免受各种不道德的欺诈行为危害的能力。事实上,许多群众也正是这样做的。一些信用不好的人就很难在亲友中借到钱,一些质量不好的品牌商品销量急剧下降。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这种认识已经超越直接经验的范围,一个人过去某一方面的信用记录不佳,今后在就业、任职、投资、贸易、买保险等许多方面就会受到限制。并不是那些地方的政府对此有什么严格的规定,而是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自然选择在同失信者打交道时更加谨慎。有了这样的心态,就可以在新的条件下让人们的守信程度和被他人信任的程度发生正相关的关系,广大社会的自然人和法人都成为保护自己利益的社会诚信的自觉守护者,才能大大压缩不守信行为的生存空间。
二、要特别关注新市民的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改革开放以来,亿万农民进入城市,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新生力量和主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这个进程中,他们也提升着自己的素质,促进了自己的家庭和家乡脱贫致富。这个进程现在还在继续,还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大批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大批农民成为工人和城市劳动者,这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必须共同经历的过程。和许多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避免了大批农民破产流为贫民的悲惨遭遇,而是把农民进城务工和农民逐步脱贫致富结合起来。事实证明,这个做法是成功的。但是这个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和痛苦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亿万农民进城务工和从事其他劳动,这是一个阶级到另一个阶级的转变,一种生产方式到另一种生产方式的转变,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到另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这是中国社会最深刻的社会变动之一。亿万农民进城,带来了他们勤劳勇敢、艰苦朴素、坚韧奋斗的优良品质,同时他们又忍受着与亲人分离的痛苦。他们离开了原来的乡村社区,原社区长期形成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他们的影响逐渐减弱。他们渴望融入城市生活,但又困难重重。其中许多人已经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了许多年,但是同城市原居民之间的隔阂、距离还很难消除。特别是新一代农民工,基本上已经失去重回农村的可能,他们必然或者已经是城市市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他们比较顺利地融入城市生活,减少这个过程中的痛苦和摩擦,应当是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除了首先要从制度、政策等方面逐步解决他们的户籍、就业、劳动保障、居住、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问题,还应当着力帮助这个新市民群体建设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这也是建设现代文明城市必不可少的工程。
现代工业生产和农业小生产之间的不同,就在于劳动的大规模协同、严格的纪律和一丝不苟的操作,正是这样的劳动锻炼了现代工人阶级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极强的组织性纪律性。现代城市生活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为人们提供了各种提高生活素质的条件:快捷、便利、舒适、丰富。同时这些条件的维系和运行要求人们互相的尊重、克制,要求自觉接受各种规章和程序的约束,不像农村生活在自然条件下有那么多的随意性。广大的新市民是城市文明的创造者,如何使他们同时善于和充分享用城市文明的成果,需要做许多切实的帮助工作。
这就是说新市民的道德建设,主要不是用他们不熟悉的各种规范和守则使他们受到限制,而是要帮助他们了解和熟悉现代城市各种有利于他们的条件、机会和人际关系,来提升和增进自己的生活质量,得到更多的精神文化享受,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想水平,使自己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为了这些,他们必然要掌握和遵循各种相关的规范和守则,成为真正的现代市民。新市民自身成为新市民道德建设的主体,道德建设成为他们自身的内在要求,这样才有巨大而持续的力量。
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弟应当是新市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幼小的心灵更容易接受新的道德观念,幼小的年龄更容易养成新的道德习惯。只要引导得好,这些新一代的新市民将比他们的父辈更容易融入城市生活。如果在城市原居民的孩子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之间广泛深入地开展“手拉手”互助交友活动,将使双方都获益匪浅,都能从对方身上学到许多优秀的品质,也将为城市社会各阶层之间消除隔阂,加深沟通和理解,增进城市的和谐、安定和友爱奠定长久的基础。
三、要特别关注社区道德的建设
大量的人群从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城市发生的另一个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动。
30多年来,许多原有的单位不再存在了,许多单位兼并重组了,许多单位经过了多次改制。单位办社会的功能逐渐取消,不再像过去那样管得宽、管得严了。大批离退休职工的管理已经社会化。现存的企业、事业,无论哪一种所有制,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普遍比过去松散。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了,交往扩大了,流动更自由了,发展的机会增加了,发展的空间扩大了。许多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不断地变化。这种情况有利于人们更加勤奋、更加努力学习,追求新的知识,更加勇于创造和创业。人们在创造自身幸福生活的同时,也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感到不满意的是,随着交往的扩大,孤独感却增加了,人们感到缺少友情,缺少温暖,安全感和安定感也有所下降。
这种缺失本来应当在社区中得到补偿。但是社区长期是我们工作的薄弱环节。过去那种大型的单位宿舍已经逐渐瓦解。四合院式的住宅被新建的单元楼房代替。人们在这里缺少公共活动的场所和机会。一家一户成为一个个陷入陌生人环境中的孤岛。多年的邻居相见不相识。邻里互助、守望相亲已经成为遥远的回忆。就是说,社区虽然是人们居住的地方,却没有成为人们安放心灵的场所,也没有成为社会公德哺育、成长、实践的最广泛的基地。
改变这种状况当然要做大量艰苦的工作,还要经过许多探索。但这是社会转型的必需,是建设新型现代文明城市的必需。建设社会公德,不能离开社区这个基础。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人处在个体、群体、集体这三种不同状态时,心理活动会有明显的不同特点。道德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在集体之中最容易获得必要的营养和生长的条件。社区的道德建设需要以创设各种有利条件,促使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结识为突破口,进而逐步形成各种不同程度的社区集体。事实上,只要社区的成员互相认识,社区的文明程度和安全程度都必然会有一个大的提升。各地都有很多社区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邻里节的兴起就很受社区居民的欢迎。
社区居民有许多不同方面的共同兴趣、爱好和需求。养老、育儿、助残、家庭绿化美化、饲养宠物、购物、旅游、环境卫生、摄影、文娱、健身等等,都可能在社区中有志同道合者之间互相切磋、互相支持、互通信息,共同愉快地发展。满足这些不同的需求,是促进社区居民逐步组织起来,进入社区公共生活的重要途径。这些方面的活动开展好了,业主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自然会获得深厚的基础。
人民群众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要创设条件让居民们都有为提高社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出力的机会。实际上机会是很多的,潜力也是无穷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专长、经验和社会联系。出力无论大小,都会增进人们作为社区主人的感觉,从而更加关心社区、爱护社区,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社会生活的变化广泛而深刻,在道德建设领域需要关注的新问题层出不穷。但是无论怎样变化,人民群众始终既是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建设的主体,也是社会精神生产和道德建设的主体。广大群众必定会在自身生活条件不断变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行为规范,来适应新的条件,创造自己更加幸福的生活。尊重群众这种主体地位,关心和支持他们的愿望和迫切需求,尊重他们的创造,并且加以积极引导,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这样,作为强大推动力量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就一定能够日渐完善,深入人心,形成大众习惯,蔚为社会新风,在整个生活中日益发挥其主导作用。
(作者: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伦理学会顾问 徐惟诚)
参与互动(0) | 【编辑:唐伟杰】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