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国内新闻

郑州晚报:被问责官员复出如何消除误解

2010年12月28日 14:00 来源:郑州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晚报评论员 李记

  11月16日傍晚,天涯网友发帖列出了17名此前遭到问责的官员复出后任职情况的帖子,受到网友关注。近几年来,一旦被问责的官员复出,无论职级高低、是否异地,都会引起舆论的质疑。(12月27日《中国青年报》)

  类似的官员被问责-迅速复出-舆论质疑-不了了之的事,我们已多次碰到。对此,民众想问的是,类似的被问责官员无序复出,还会存在多久?简单回顾不难发现,在规范官员问责及复出方面,相关方面一直没有停止过努力。比如《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于2009年7月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今年3月7日印发。客观而言,类似规定的印发,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官员问责及责任追究的细则化、制度化,但综合而言,这些规定并不足以满足民众的所有期待,而且,被问责官员无序复出的多发,也一再使类似规定是否被刚性执行饱受质疑。

  因为没有完善的官员退出机制作为兜底,类似的地方在处分问题官员时滥用“免职”、大玩文字游戏的事,屡有发生。其实,诚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梅赐琪所言:对于职业官员来说,只要没有违法乱纪,就不能一棍子把人给打死。问题是,如果被问责官员的复出,一方面,在时间、任职等问题上和当今的《规定》、《办法》的本意相悖,另一方面,在复出程序、复出理由等问题上,又不能及时、透明地为民众所知,那么,民众产生“类似问题一再发生”的感觉,在所难免。

  所以说,也许在短期内尚不能建立官员退出机制,但在现有情况下,避免被问责官员无序复出,并非遥不可及。比如说,本着“不埋没一位好官”的原则,问题官员从缘何被问责、问责程度几何、被问责多久,到被个人履历、从政政绩、问责期表现、复出理由、复出去向等层面的消息,都应该及时为民众所知。民众明白了真相,消除了顾虑,就不会对问题官员的复出忧心忡忡。同时,再在官员复出的环节充分考虑民众的意见和建议,问题官员不仅能无争议地复出,又因为在程序设置上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重新上马的官员也能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