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国内新闻

中国模式实现纵向突破横向超越 具很高当代价值

2010年12月29日 14:20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特别是2004年5月,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雷默在伦敦《金融时报》上首次把中国模式比喻为“北京共识”以后,从国际到国内掀起了对中国模式的热议和讨论。本文就中国模式涉及的几个重大问题予以探讨。

  中国模式的基本特征

  中国模式是通过总结历史经验转型而形成的,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经济方面:所有制结构,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共同发展,不再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绝对地对立起来;分配原则,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带动全社会共同富裕;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和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的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政治方面:国体,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这一国体直接标志政权具有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职能;政体,是实行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是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战略,坚持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保障人权,发展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文化方面:意识形态,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多元兼容并存;思想教育,要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又要关心和照顾个人利益,使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学术领域,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对权力干预学术,禁止另一种风格和学派;文化战略,文化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年代所创造的主流文化为主体,纵向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横向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和对话,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对外关系方面: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和核心利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中国模式的定位

  一是现代社会主义模式,即为适应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新变化,从传统社会主义转轨而来的现代社会主义模式,因而具有典型性。二是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中国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的成功模式。改革开放30年,中国进行了一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经济革命,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长9.8%,居世界第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从1978年的3645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07年的24.95万亿人民币。在这个基础上,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国际地位和影响空前提高和扩大,中国已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模式。但是,我们在取得巨大成绩的时候,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还有1.5亿人口生活在联合国设定的贫困线之下,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是在世界上具有比较优势的模式。当今世界有200个国家左右,如果分类,按社会性质有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按发展程度可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模式来说,比较成功的是少数,如二战后的德国模式、日本模式、瑞典模式、美国模式等。在比较成功的发展模式中,有的单一不够全面,有的快速发展时期较短,有的经不起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冲击。中国模式在这几方面都有很大超越和突破,创造了世界奇迹。正如美国华盛顿大学著名国际问题学者何汉理所说:“二战后崛起的大国包括苏联和日本,但是这两个国家都是单一强国,苏联是一个军事强国,而日本只是在经济上称雄。但中国不仅仅是在军事和经济领域突飞猛进,而且在国际舞台上的‘软实力’也大大增强。”“中国以一种过去许多年来我们从未见过的方式崛起为一个全方位的大国”。中国模式的比较优势,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政治家和学者的共识。但是,也不能把它看得尽善尽美,中国模式还未定型,有待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完善。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