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中国最早开放、开放程度最高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西昌举行纪念大会,庆祝其组建成立40周年。该中心自编、自导、自演大型文艺演出“西昌航天颂”祝福40岁生日。图为12月中旬,“西昌航天颂”排演以“嫦娥奔月”为舞台背景的《月城·月宫》舞蹈节目。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新网西昌1月5日电 题:西昌卫星发射中心40载建功中国航天纪实
作者:唐振宇、张晓霞、陈秋均、王玉磊
2010年12月18日凌晨,随着中国第七颗北斗导航卫星的顺利升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40年来,己成功将61颗中外卫星成功送入太空,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功勋卓著。
40年来,一代代西昌航天人发扬“艰苦奋斗,求实创新,团结奉献”的西昌航天精神,实现中国航天发展史上多个“第一”:首次发射试验通信卫星、首次发射实用通信卫星、首次发射国际商业卫星、首次发射大推力捆绑式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月球探测卫星……
大凉山托起中国航天梦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创建于1970年12月29日,是中国目前与酒泉、太原并列的三大卫星发射中心之一,承担着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月球探测卫星等航天任务。
40年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所在地还是川西南大凉山峡谷中的一片荒地,但这里海拔高、纬度低、气候条件好,是建设航天发射场的理想地点。随着国家一声令下,第一批开拓者们从中国大西北茫茫戈壁出发,风尘仆仆来到这里,在荆棘丛生、乱石密布的深山沟里摆开了征服太空的新战场。
没有住房,1000多人全住在用草席和油毡搭起来的棚子里,棚外下大雨,棚内下小雨。“下雨当流汗,刮风当电扇,宁脱几层皮,也叫工程完。”面对难以想象的困难,初期建设者们用这样一首首打油诗来表达他们的乐观和决心。
“突击长征桥”、“贯通专用线”、‘“会战发射场”、“组建测控网”……老一辈创业者们艰苦奋斗,攻坚克难,让一项项工程从图纸变成现实,这一干就是近10年。1980年,当一座技术先进,设施齐全的航天城在荒山野岭中悄然屹立时,凉山应无恙,“当今世界殊”。
1984年4月8日,中国第一颗“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从此,这里成为创造中国航天奇迹的地方,他们一次次将辉煌写入中国航天发展史:
1986年2月1日,“长征三号”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中国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中国人从此告别了只能租用外国卫星看电视、听广播的历史;
1990年4月7日,中国首颗国际商业卫星“亚洲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亚洲第一个步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国家;
2000年到2003年,3颗“北斗一号”导航卫星先后发射,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建设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2008年4月24日,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填补中国航天测控领域的空白,该卫星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中首次使用,使飞船的测控覆盖率由原来的12%提高到60%左右。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设也取得长足进步:新建卫星测试厂房、测发远控楼和西昌指控大厅,大规模改造2号、3号发射工位,建成覆盖测试发射、测量控制、通信、气象和技术勤务保障等五大系统的C3I系统,试验任务IP专网网速达到万兆并覆盖所有参试岗位,中心信息化建设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随着中国探月工程启动,这个被西方航天界誉为“东方休斯敦”的中国航天发射场,又成为中国航天的“探月港”。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卫星在中心准时升空,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写下了中国航天的崭新高度。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任务中成功采用“零窗口”发射,使“嫦娥一号”卫星节省了120公斤燃料,保证其在轨运行时间延长4个月,完成大量拓展性试验探测任务后实现可控撞月。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星再次完美演绎“零窗口”发射,成功直飞奔月轨道,为“嫦娥三号”卫星“落”月打下了坚实基础。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李尚福、党委书记孙保卫介绍说,40年来,该中心始终以“建设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为奋斗目标,大力弘扬西昌航天精神,先后实现了从发射单一型号火箭到发射多种型号火箭、从单射向发射到多射向发射、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到发射多轨道航天器、从发射国内卫星到发射国际商业卫星、从每年3次发射任务到年发射能力达到10次以上、从近控测试发射到远控组织指挥的六大跃升,跃居世界十大航天发射场之列。
走向世界的铿锵脚步
40年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瞄准太空之路,紧盯世界航天科技前沿,勇于创新、不断超越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1984年11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航天发射场。
要想承揽外星发射,就必须真正与世界航天接轨。那一年,刚刚成功发射 “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开始了二次创业,他们自找差距,从人才,技术、管理、设备设施、测试流程等各个环节全方位提升能力。
1986年,是“国际航天灾难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法国火箭和美国火箭相继失利。世界航天面临着挑战,却给刚刚开放的中国航天带来了机会。
1986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接到来自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的第一张“外单”——发射“亚洲一号”卫星。中国将首次用自己的火箭发射外国卫星。
“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这是西昌航天人在承担外星发射任务中最先喊出的心声。
为迎接“亚洲一号”,仅用14个月,西昌航天人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修建了亚洲当时最先进的卫星测试厂房。对方提出“室内空气洁净度不超过十万级”的要求,工作人员在没有先进清洁设备的情况下,用绸布沾上酒精,将3000多平米的大厅地板和墙壁反复擦洗了几十次。外星进场时,卫星测试大厅的净化、恒温条件完全满足外商要求,而且洁净度达到了l万级的“世界之最”。凭着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忠诚,他们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990年4月7日晚21点30分,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卫星使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成功发射,中国航天由此迈出登上国际航天舞台的第一步。外电评论说:“中国这次成功发射的意义,绝不亚于当年的原子弹爆炸!”
1988年,签订“澳星”发射合同时,按照美国休斯公司要求,中国必须在16个月内建成一座现代化发射工位,并进行一次大推力火箭飞行试验。
当时,建造同等规模的发射工位,美国要用19个月,法国要用29个月。
1989年美国“大力神”火箭的总设计师斯坦豪尔到中心考察,看到那一片乱石林立的河滩,看到人背、肩扛的落后施工方式时,充满疑虑地说:“你们中国人产生幻觉了吗?"
1990年斯坦豪尔再次来到中心,看到乱石滩上14个月建起了“亚洲第一塔”——2号发射工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禁不住惊呼:“奇迹!中国人善于创造奇迹!"
在一次次发射外星过程中,西昌航天人的观念和眼光从国内跃升到国际。他们坚信没有创新,就不能在国际航天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
苍穹难测,风险重重。航天发射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上世纪90年代,由于产品质量原因,国际商业发射接连失利。西昌航天人在逆境中奋起,越挫越勇。正是那个时期,“质量就是生命,靶场就是战场”的观念融入每一个西昌航天人的血液中。为了提高发射成功率,他们创造性地总结出了主任工程师、系统工程师、“双岗”、“双想”、“双五条”归零标准、检验评估、复核复算等一系列确保发射成功的制度措施。
为确保发射成功率,搭建与国际接轨的对话平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从2004年开始建立质量管理体系,2006年9月顺利通过认证审核,与国际竞争对手们站在同一个平台上。
2007年5月14日,中国首颗以整星整箭方式出口的“尼日利亚一号”通信卫星成功发射,这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卫星首次走出国门。
2008年10月30日,中国为委内瑞拉成功发射“委内瑞拉一号”通信卫星;
2009年8月31日,中国又为印度尼西亚发射了“帕拉帕-D”通信卫星。
从首次发射国际商业卫星至今,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迄今已先后组织22次对外发射任务,成功将近20颗外星送入太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最早、承揽外星发射次数最多、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现代化发射场。
近年来,中国新型大推力运载火箭研制、深空探测、建设空间站等重大工程项目陆续实施,由于纬度、地理环境、发射能力等原因,中国现有3大航天发射场已无法完全满足未来需要,必须建设一个更加先进的航天发射场。
2007年8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在海南省文昌市建设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场,并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负责建设、管理、使用,这标志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入两个发射场同时建设的新时期。2009年9月14日,新一代航天发射场在海南文昌开工兴建,工程施工全面展开。
西昌航天精神是这样炼成的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向世人展示的是火箭腾飞、建功航天的波澜壮阔,辉煌的背后却是西昌航天人鲜为人知的奉献和牺牲,40载的太空征程凝炼出西昌航天精神——
大凉山以山高沟深闻名,赶羊沟、菠萝沟、杨家沟…… 沟沟偏僻,发射场就建在这些没有社会依托的深山老沟里,距西昌市区60多公里,所以他们自称为“沟里人”、外出叫“进城”,回来叫“进沟”。来参观的人说,能待在沟里就是在奉献。
“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期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总工程师、“01”指挥员鄢利清,忙的不可开交,检查、测试、演练,没一刻空闲。他一家三地,自己在“沟”里,妻子在城里,女儿在成都父母家上学。由于任务太忙,一个多月,他没与妻子见过一次面。女儿的家长会他更是从没参加过。有时女儿学习中遇上难题,他就让女儿将题汇总,约好送走“嫦娥”,再通过网络视频给她讲解。
据了解,中心长期奋战在任务一线的已婚工作人员,两地分居的比例高达80%。西昌航天人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们也希望为父母尽孝,为家庭尽职,为子女尽责,但为了祖国航天事业的需要,这一切竟成为了“奢望”。
没有一个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在自已身边成长并受到良好的教育,最令西昌航天人挥之不去的是对孩子成长教育的亏欠。西昌的教育水平本来就比较落后,中心不少工作人员还只能将孩子送到就近的乡村小学就读。说起孩子的教育,这些名牌大学毕业的航天人,一脸的无奈和焦急;但话题一转到航天事业,他们又神采飞扬,烦恼顷刻间烟消云散。
奉献是为了事业不求回报的付出,牺牲是关键时刻愿意将生命交给事业。被誉为“活烈士”谢兆胜和他的同事用行动进行了诠释。
1992年6月16日,某发任务在加注燃烧剂时设备出现故障,为排除隐患,发测站操作手18岁的王京辉、20岁的陶勇春主动请缨下罐排障。然而由于罐内氮气浓度太高,两人先后窒息昏倒。随后,下罐救人的谢兆胜也昏倒在罐内。
因窒息时间过长,王京辉、陶勇春抢救无效,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谢兆胜在昏迷七天七夜后,被奇迹般地抢救过来。康复后,他又回到这个危险的岗位一干18年。
一位外国专家曾说:“你们对于国家的奉献,为整体事业而牺牲的精神,是任何国家的同行都无法相比的。”的确,在西昌航天人心中,“牺牲奉献”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职责。
几十年过去了,时过境迁,观念在变,但奉献没有变。
有一批“老沟里”人,平凡的让人心动,执着的让人感动。通信线路维护员李三保,为确保通信线路的畅通,在这个普通岗位工作21年,巡查线路公里数超过25000公里,相当于两次长征。
蒸汽锅炉岗位操作手傅云健工作15年,每天的任务就是运煤、烧锅炉、倒煤渣,经他手过的煤不下6000吨,如果用载重5吨的卡车来运输,可以装满1200辆,堆起来足有一座小山高。
并不是每个人一开始就对航天这样有感情,这样的感情也有一个培养过程。今年7月,30岁的博士生陈慧星,被分配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从小长在浙江的他,一进沟,越往里走心越凉。他说:“见过偏的,没见过这么僻的,报到之日就是自已想离开之时”。
两个月后,当陈慧星作为任务中的一员,亲眼目睹“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鑫诺六号”卫星壮丽升空后,那一刻,他震惊了,也坚定了在这里工作的信心。他说,在这山沟中坚守岗位的航天人真是了不起!国家要富强、民族要复兴,就是要有这么一种精神!
凭着对中国航天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在这种相对闭塞、条件艰苦的环境中,西昌航天人苦练本领,身怀绝技的专业高手比比皆是:在一万多平方米的测试大厅里,航吊操作手可以从13米高空把一支铅笔准确插入啤酒瓶口;拉卫星的特装车司机在车上垂直垒起6个易拉罐瓶,行进数公里罐身纹丝不动;火箭加注,面对100多个形状相同的阀门,操作手们蒙上眼睛也能一次操作到位……
人才哪里都需要,人才哪里都想挖。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测控数据处理专家车著明,科研上取得不少成果,还申报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很多企事业单位慕名而来开出丰厚条件“挖”他,但他始终不为所动。车著明说:“航天事业是需要有人奉献的,为航天出力最能体现我的价值。”(完)
参与互动(0) | 【编辑:庄百万】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