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作战的“反思考”
体系作战无疑是未来作战的大趋势,但在对抗类型多样、力量发展不均衡的今天,体系作战未必应用于所有对抗中。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作战环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作战方式、使用适合自己的战略战术、研造适合自己的武器装备,可能更实用。
2006年7月12日爆发的黎以冲突中,真主党武装与以色列对抗了34天,摧毁了20多辆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击伤了以色列最先进的隐身战舰,创造了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对抗时间最长、双方伤亡损失比例差距最小、战法最灵活等纪录。而同在这片热土上,1982年的“第五次中东战争”,“巴解”游击队与以军在正规阵地战中硬碰硬拼消耗,逐段实施阻击,结果丧失黎南的全部基地,总部被迫撤出黎巴嫩。两次对抗,结果大相径庭,说明适合自己的战术才是最好的战术,“最好的鞋子永远是适合自己双脚的那一双”。
看待任何问题都要一分为二。我们在看到体系作战拥有“整体聚能”、“力量倍增”等优势的同时,也应看到其劣势的一面。体系作战对制信息权的依赖十分明显,如果侦察、情报的源头被堵上,失去制感知权,其整个信息化军事体系就无法启动,作战威力无从谈起,还可能陷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对我军而言,就体系作战提出部分质疑,并不是要固步自封,也不是抱残守缺,更不是不要发展先进武器装备,而是要统筹继承传统与适应未来的关系、处理好一般规律与自己特色的关系。在军队建设发展上,既应注重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提高整体融合度,也应提高要素作战能力,提高单一作战单元的作战能力。在军队训练上,既应注重不同力量之间的联合训练,也要注重要素、单元训练。总之,使军队既能打基于体系对抗的堂堂之阵,也能打灵活机动的游击之战,万不可丢掉我们“以劣胜优”的制胜法宝。(徐桂元)
高科技战争的先发优势
高科技战争中,战略目标的达成同样必须通过战役战术的进攻实现。美军提出的一系列高科技作战理论,如快速决定性作战构想、基于效果作战、网络中心战等,无一不强调先敌部署和主动攻击。这是因为,高科技战争的整体性、公开性和速决性等,都使先发进攻能产生明显的作战优势,将对方置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有助于破坏对方的作战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作战力量逐渐成为互相联结的整体,对任何环节的打击都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这种情况下,对敌作战体系的关键环节实施主动破击,就能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有利于作战行动“一击而中”。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世界局势的变化,交战双方不再像以往那样投入大量兵力,进行反复角逐,而是把作战力量高度浓缩,通过一两次短暂的作战行动决定战争胜负。因此,高科技战争中,一定要积极做好进攻筹划,争取一击而中,使对方难以进行后续反应,让“首战”就成为“决战”。
有益于营造有利作战态势。如果“开局”顺利,对己方而言,就有利于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敌方而言,则会打击其军心、民心和士气。因而,应注重在战争一开始就发起有效的进攻,以营造良好作战态势,创造后续的战场优势。比如,科索沃战争刚开始,北约部队的“战绩”就通过各种媒体广为传播,对南联盟的军心士气造成沉重打击。伊拉克战争伊始,美军各种高科技武器便在战场上耀武扬威,从而给伊军施加了强大的心理压力。(魏万强 )
参与互动(0) | 【编辑:马学玲】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