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0,“三农”历尽艰辛、砥砺奋进,实现粮食产量“七连增”、农民增收“七连快”,交出极不寻常的亮丽答卷,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根基,也为“三农”发展积累了经验。
走进2011,增产增收站上高基数、面临高变数,“三农”困难之多、压力之重、挑战之大前所未有。农业农村发展能否再续辉煌,事关大局,攸关全局。新年伊始,我们聚焦“米袋子”、“菜篮子”、“钱袋子”这三个“三农”热点问题,与读者一起展望2011,期待新年再上新台阶。
2011年,“三农”发展在路上。
“米袋子”如何更充实?
中央再次强调“米袋子”重要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
2011年“要千方百计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2011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
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农业科技迈上新台阶
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52%
实现了从人畜力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
农业灌溉系数从0.45提高到0.50
农田水利建设实现恢复性增长
河南勇担责任 确保粮食安全
河南省省长 郭庚茂
河南是全国第一粮食大省,常年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10。保持粮食稳定增产,我们须臾不敢放松
党中央、国务院对河南的粮食生产寄予厚望。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对保持粮食稳定增产,我们须臾不敢放松。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扎实推进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初步探索走出了一条“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去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087.4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已连续7年增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稳定市场物价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农业资源约束加剧、自然灾害加重、通胀压力加大等挑战,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河南将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去年河南农民户均种植小麦的收益约为1400元,种粮比较效益非常低。如何提高种粮比较收益、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今年,我省将继续把财政支出的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投入总量、增量、增幅、比重均有提高。同时,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兑现机制;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进一步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强化抗灾减灾能力建设。河南农业灾害类型多、频率高、范围广、危害重。但农业基础设施非常薄弱,每年旱涝成灾面积占全部自然灾害成灾面积的80%左右,造成粮食减产40亿斤左右。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抗灾能力弱已成为影响粮食稳定增产的突出问题。从今年起,我们将紧紧抓住国家大兴农田水利的历史机遇,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加快高标准旱涝保收农田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护耕地是关键。今年,我们将继续抓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加大土地整治力度,确保耕地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5亿亩以上。
提高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在土地资源难有较大增加和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增加和成本降低主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机械化水平。今年,我们将着力抓好良种培育,争取在种子、种苗、设施育苗及植保等农业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确保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同时,加快推广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和区域适应性强的农机具,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快推进粮油作物机械化,重点在玉米收割、水稻插秧等方面实现突破。
(本报记者 罗 盘、曲昌荣整理)
山东毫不松懈 抓好粮食生产
山东省省长 姜大明
山东既是粮食生产大省,也是消费大省。不管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农业和粮食的基础地位都不会改变
粮食生产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事关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事关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不管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农业和粮食的基础地位都不会改变。山东既是粮食生产大省,也是消费大省。保持粮食持续稳定增产,既是保障全省粮食安全的需要,也是作为粮食主产省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0年山东在上半年遭遇洪灾、下半年连续干旱的情况下,依然夺得粮食生产大丰收,总产达到867.1亿斤,比上年增加3.8亿斤,历史上首次实现粮食连续8年增产,再创粮食产量新纪录。
成绩面前,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山东粮食生产的基础还不牢固:粮食生产抗灾能力还不强,靠天吃饭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影响着农民种粮积极性;农业科技支撑能力还不够强,粮食生产整体科技水平不高;种粮农民文化素质比较低,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不强。
山东人口大省的省情,要求必须严格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据2009年统计数据,山东全省总人口9470万人。作为人口大省,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干旱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粮食需求的刚性增长,省内粮食供需紧平衡的状态不会改变。失去了粮食这个基础,工业化就失去了支撑,现代化进程就难以顺利推进。因此,严格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进一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才能牢牢掌握谋划全局的主动权。
从2011年开始,我国将进入一个新的五年发展时期。在新时期,继续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对于促进全省国民经济稳定较快发展、维护改革发展大局至关重要。2011年,山东将紧紧围绕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和全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的实施,着力在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上下功夫,努力实现粮食生产新跨越。初步计划目标是,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总产稳定在850亿斤以上。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主要对策措施有:
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加快改造中低产田,着力改善粮食主产区生产条件,培肥地力,提升生产能力,建设高产稳产粮田;
强化科技支撑,争取在增加粮食生产单位面积产量上有新提高;
认真落实国家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进一步调动基层政府重农抓粮和广大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主动性;
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的行政推动、部门跟踪指导,提高粮食生产科学管理水平;
进一步抓好高产创建工作,认真研究推进高产创建活动的体制机制和标准规范,力争在推进整县、整乡创高产上实现新突破;
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尽力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本报记者 徐锦庚整理)
今年粮食生产形势如何?记者深入一线倾听——
产粮大县的喜与忧
本报记者 申 琳
兴化,江苏里下河地区的产粮大县,连续8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县的殊荣。2010年粮食总产140.44万吨,实现了令人振奋的“七连增”。记者走进兴化的田间地头,感受丰收喜悦的同时,也倾听到这个农业大县发展的隐忧。
喜:粮食基础不断加力
站在兴化钓鱼镇的万亩水稻示范田头,放眼望去麦苗青青。钓鱼镇农技站站长李德剑自豪地介绍:这块1.08万亩的示范田去年水稻单产全省第一,其中一块百亩攻关田水稻单产全国第一。
兴化市委书记贾春林说,立足科技创新,加大农业投入,兴化探索产粮大县农业发展新路。
为普及粮食高产技术,全市去年投入高产创建资金520万元,整合支农资金4000多万元,示范方面积达到38.34万亩,占到兴化耕地的1/5。市农业局局长吴存发说,高产创建带动了粮食增产,去年全市水稻平均单产625公斤。
海南镇许马村2组村民许振喜由衷赞叹示范田的好处:“用的是良种,栽秧不弯腰、收稻不用刀、打药不要背、施肥不用催……”他种着兄弟两人16亩地,水稻亩产从1000斤达到1400斤左右。
兴化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沙安勤介绍,为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水平,兴化市积极推广高产、优质、多抗的稻麦良种,目前稻麦优质品种的普及率达到99%左右。
“圩外浪花接浪花,圩内一片好庄稼”,站在兴化的高产示范田边看,沟渠纵横。沙安勤介绍,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兴化仅去年就投入支农资金2.1亿元,按照标准,农田3米一个导渗沟,250米一个生产河,30到50亩一个排水沟,5000亩左右还建有一个排涝站,涝渍灾害得以有效治理。“十二五”期间还要新建高标准农田25万亩。
忧:农业短板亟待补齐
虽为全国闻名的产粮大县,兴化农业占全市经济的比重却只有13%,不锈钢制品、精密铸造才是兴化的两大支柱产业。地处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苏中地区,兴化在工业和农业发展如何协调上面临很现实的艰难选择。
近年来,在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兴化的耕地面积、粮食种植面积不降反增,兴化难道没有发展工业的压力和冲动?贾春林说:“工业和农业之间有一个黄金分割点,不是说工业发展得越多越好,也不是说粮食产区就不能发展工业。这个黄金分割点究竟在哪里,我们要通过实践来探索。”
兴化划分不同功能区域,宜工则工、益农则农。围绕优质稻米、红皮小麦和啤酒大麦三个特色优势作物,兴化实施了粮食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建起省级粮食生产基地35个,面积达180万亩。
粮食连年增产,而耕地资源有限,再加上里下河地区低洼的地势,极易发生涝渍灾害。“七连增”之后,兴化粮食生产面临的挑战愈加突出。
贾春林坦言,种粮产生不了税收,国家应该探索从财税体制上加大对产粮大县的补偿,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和奖补资金,加大对粮食主产县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
参与互动(0) | 【编辑:吴博】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