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元旦前夕,历时三年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圆满完成。这项由中国工程院、环境保护部共同组织的重大研究项目取得哪些成果?记者就此专访了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领导小组组长徐匡迪院士。
记者: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顺利完成各项研究任务,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开展这项重大研究的背景。
徐匡迪: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是在我国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日益尖锐,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转型时期的历史背景下,经国务院批准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研究于2007年5月正式启动。
我国环境问题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它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科技、国际等息息相关,环境问题的成因非常复杂,且多因素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因此,解决我国环境问题就事论事是行不通的,必须从宏观和战略层面加强研究。长期的环保实践也表明,要最终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把环境目标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各项政策有机地协调统一起来,必须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环境恶化的趋势。
为此,2007年初,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提出开展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的设想,并组织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的部分院士进行座谈,讨论开展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专家们认为,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为破解环境保护的难点问题指明了方向,也对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为组织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的时机已经成熟,各方面的条件已经具备。报经国务院领导批准后,正式启动。
记者: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历时三年,由中国工程院和环境保护部牵头共同组织。请您介绍一下战略研究组织实施的情况。
徐匡迪: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多学科的高层次、综合性、系统性研究,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出发而不是部门角度,为党和国家在环境与发展领域的重大决策提供支持。为保证研究工作顺利进行,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专家领导小组和项目办公室,项目领导小组由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以及国务院17个部门组成,由我和环境保护部周生贤部长等分别担任领导小组的组长和副组长。沈国舫等四位院士组成专家领导小组。建立了4大课题组和29个专题组,确定了课题组长全面指导、专题责任专家组织保证、首席专家业务负责相结合、多部门联合研究的责任制度。本着“以省为主,自愿申报,统一组织,跟踪指导,适当支持”的原则,启动了江苏、重庆、新疆等七个省(区、市)地方环境战略研究。
战略研究吸纳了数百位高水平的专家参加,其中有两院院士50多位。课题组、专题组突破专业界限,积极吸纳环境、经济、社会、法律、贸易、技术和外交等多领域的专家参与研究。大家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开拓创新的精神投入研究,努力使研究体现宏观性、战略性和高水平、高质量。
三年来,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项目组按照“总结过去、指导现在、谋划未来”的总体要求,研究重大问题,推进研究工作开展。项目各课题组和专题组分别组织了一系列的调研、研讨与座谈,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组织召开各类会议数十次,对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性问题反复推敲、讨论,最后形成了相应的专题研究报告和课题研究报告。
从2008年开始,在各课题组、专题组研究成果基础上,项目办公室开始组织撰写并提炼出战略研究成果要点报告和战略研究综合报告。之后,多次征求各部门意见,认真修改,反复凝练,字斟句酌,数易其稿,保证研究成果站位高、理念新、视野宽、措施实。经过三年的努力,完成全部研究任务,取得丰硕成果,最终成稿达600多万字,堪称中国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部百科全书。
参与互动(0) | 【编辑:刘羡】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