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11月举行的珠海航展上,国产大飞机C919的展示样机首次亮相,引起各方关注。记者在昨天举行的省青年科学家年会“大飞机研发制造及应用”分论坛上获悉,根据研发“时间表”,我国大飞机将在2014年首飞、2016年取得适航证,真正“上天”要到2020年。论坛上,多位参与国产大飞机项目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家介绍了该项目的最新进展和当前面临的瓶颈。
国产大飞机2014年“首飞”,还只能用国外进口发动机
作为挂职在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部的专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副院长何小民多年来一直从事国产大飞机发动机的核心研发工作。他透露,国产大飞机安上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最快要到2016年,而在此之前的“首飞”,还只能使用国外进口的发动机。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而目前大飞机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全部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就一个小小的燃烧室来说,他们就申请了数百个专利。”何小民说,“我们进行大飞机发动机的国产化,必须另辟途径,独立研发,适当借鉴,否则我们的飞机就飞不出中国的领空。”何小民说。
据介绍,国产发动机的研发方案已经过三次论证,最终方案在今年将出台。何小民说,根据最新方案,未来国产大飞机的污染物排放将严格符合发达国家的环保要求,而它的噪音将比当前水平降低60%。
据介绍,设计一架民用客机需要3000—5000名技术人员,按照规划,到2020年中国“大飞机公司”——中国商飞的员工将达1万多人,而目前才五六千人。
“中国大飞机项目眼下最大的难点之一是缺人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助理熊克说,目前国内在大飞机“技术链”各环节上的专业人才都相当匮乏,科研人员数量远远跟不上今后几年发展的需求。此外,与大飞机相关的外语、金融、法律、物流等复合型人才也很紧缺,目前国内甚至找不到能够在国际论坛上与相关领域专家直接对话的人员。
在技术领域,短短几年内,国产大飞机研发需要攻克大量关键的难题。“大飞机造出来以后,如何形成完善的售后服务及产业链,让更多航空公司愿意采购、更多老百姓愿意花钱坐国产大飞机,这些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熊克说。
南航3年输出超过600名“大飞机”人才
近两年,我国一些高校已开始大力培养“大飞机”人才。2008年至今,南航为大飞机项目增设了10多个本科专业及课程,甚至鼓励学生转专业加入“大飞机”研发的行列,并专门开设了“大飞机”博士班。到2010年,南航仅直接输送到中国商飞的毕业生就达600名,是全国高校最多的。
虽然中国的航空基地大多在陕西、四川、沈阳等地,但国产大飞机项目一直拥有南京的“智力支持”。熊克说,从2008年至今,南航直接参与大飞机项目技术方案论证的专家学者已超过100人,最近两年承担了近90项与大飞机相关的项目。“例如首架国产支线客机ARJ21—700,就由南航专家承担了动力学空测方面的任务,以确保乘坐的舒适性;南航机电学院的专家也在这架飞机的总装、系统自动对接和数字化装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技术工作。”
新闻提示
国产大飞机
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总重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和民用大型运输机。我国一般把150座以上的客机称为大客机。国产大飞机C919的载客量为150—200座,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将是波音737和空客320。(通讯员 周景山 记者 张璐)
参与互动(0) | 【编辑:刘羡】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