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应切实转变职能
“小金库”的私设,与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的大方向“背道而驰”,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相背离。因此,需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立长效机制:首先,要进一步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正确确定市场与政府的作用范围。政府部门应切实转变职能,将主要精力放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其次,要进一步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应当根据预算统一性、完整性的要求,将政府所有的收支都纳入政府预算统筹管理。再次,要切实加强和完善预算编制、审核、执行和事后评价等阶段的监督管理,不断缩小“小金库”的生存空间。最后,要按照事权与财力相匹配的原则,进一步理顺我国政府间事权、财权与财力的划分关系,在赋予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应有的财权的同时,加大以均等化为目的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作者马海涛 系中央财经大学公共财政管理学院院长)
加强道德建设从源头上治理
加快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和制度、加大“小金库”查处力度等都将有助于从源头上治理“小金库”,但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加强公共部门、单位和公务人员的道德建设。首先制定颁布《政府道德法》,为部门、单位和公务人员制定相关道德法律和准则。其次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道德机构,比如美国联邦的政府道德办公室,负责加强政府道德建设,对部门和单位以及公务人员违反道德的行为进行惩处和责任追究。(作者刘力云 系中国审计学会副秘书长)
基础性制度须健全
“小金库”形成原因十分复杂,在健全制度上涉及方方面面,必须进一步突出重点,牢牢抓住银行账户管理、现金管理、发票管理和资产管理等几个关键的基础性制度。健全银行账户管理制度,规范银行账户的开设、管理和使用,严禁各金融机构之间拉存款搞恶性竞争,严禁各单位账外多头开设账户、出租出借账户和利用账户转移隐匿资金等行为。规范现金管理,严格限定现金使用的范围条件,大力推行公务卡等结算方式,严禁大额提取和使用现金行为。改革现行发票管理制度,逐步减少发票使用范围,严格发票的开立、使用和管理,严禁使用虚假发票报销和套取资金行为。进一步理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式,明确资产收益的管理,加大监督处罚力度。同时,要加强这些制度之间的整体协调与配合,防止制度之间相互矛盾、相互掣肘,形成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从根本上发挥制度在防治“小金库”中的基础性作用。(作者王秀明 系审计署审计科研所所长)
加大处罚提高违法违纪成本
关于“小金库”的产生和治理,以下三个方面值得注意。第一,利益驱动诱发“小金库”。利益驱动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的“高扣除低分配,先扣除后分配”的低工资制度。二是分配不公,部门之间差距很大。要化解这个问题,首当其冲的是要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两个比重”,尽可能在公务员系统实现工资和福利的大体公平,同工同酬。第二,制度上存在漏洞。一方面是制度过宽过松,诱发“小金库”,另一方面是制度过严过僵,加剧“小金库”现象。因此,要建立严密的制度屏障,让“小金库”无缝可钻。第三,处罚不力。“小金库”违纪违法的成本低、收益高,成本收益的不对称更加纵容了私设“小金库”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违纪的成本。(作者杨灿明 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
应采取“零容忍”态度
治理“小金库”非常有必要,对“小金库”应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要提高认识,加强制度建设,将“小金库”纳入贪污罪和渎职罪。第二,要按照公共职能重建预算管理分类和经费保障机制。具体说,一方面是对政府组织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对其经费保障要到位。另一方面是建立公立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机制。第三,要加强财政信息公开,建立财政信息公开和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公开两项制度。第四,改革会计制度。一是推行政府会计网络化管理;二是按“一级政府,一套会计制度”的要求改革政府会计制度;三是建立专款专用、专项核算制度。第五,推行以网络管理、公开报价为特征的政府采购制度,以信息公开治理政府采购中“低报价,高支付,差额进小金库”问题。(作者马国贤 系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关键在于消除动机
“小金库”治理实际涉及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是“小金库”要不要治理,第二是如何治理“小金库”,而最关键的是第三点——“小金库”治理能不能取得效果,也就是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的问题。设立“小金库”的动机一是利益的驱动,二是外在环境的压力。有些部门领导设立“小金库”并不是将钱装入自己口袋,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给员工谋福利;另一方面是出于人情世故的需要。如果这些现实问题不解决,即使对设立“小金库”者进行教育、惩治,也不会起到好的效果。因此,加强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完善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处理处罚力度等等都是很有必要的,但其重点应该放在对设立“小金库”动机的研究上。(作者刘京焕 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副院长)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