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代表、委员们注意到,《报告》在阐述我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时,明确提出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三化”并举的战略部署。
有关专家认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提法,是强化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地位的强烈信号。“十二五”期间,我省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一产重在“做强”,而“强”的概念体现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设施菜比重及京津市场占有率、产业化经营率等方面的提高,体现在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体系的完善,体现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的增强等多方面。
投入之大,前所未有
“切实增加投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省财政厅有关人士说,今后五年,我省将加大农业特别是现代农业的投入,仅今年就安排综合预算达31.49亿元。
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确保‘三农’,首要任务是稳粮,核心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尤其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会代表、委员认为。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实施粮食增产计划,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十二五”开局之年,加快建设39个国家级农技推广示范县,集中力量打造4000万亩粮食核心区,力争粮食单产、总产稳定增长。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建设时,我省将把水利作为重点,实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等工程,推广农业节水综合技术,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从“卖面粉”到“卖馒头”
“壮大畜牧、果品等优势产业,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8%、果品标准化生产率达到95%以上。”《报告》中的这些提法和数字,让人们感到“农业产业化”正在给力。
“对标山东、河南等食品工业大省会发现,河北还在卖米面油等原材料,从事的是初级加工和低水平加工。”省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分析,摆脱产业链低端的尴尬,亟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谋划产业转型和升级。
“大力培育乳品、肉类、粮油、果品、水产等五大产业。”今年,我省将深入实施“百龙腾飞工程”,推进100个亿元以上产业化项目,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0%。
《报告》提出,加快蔬菜基地建设,力争“十二五”末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500万亩。
“扩规模、提质量、保供应的同时,一定要建网络、创品牌、进城镇、上超市,提高精特高蔬菜比重,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有关专家表示,引导24个蔬菜产业示范县、环首都蔬菜基地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打造环首都优质蔬菜生产带,“十二五”末设施蔬菜比重提高到60%以上,京津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
鼓起农民“钱袋子”
确保“三农”,关键是如何鼓起农民“钱袋子”,让农民品尝到农业现代化的果实。“力促增收惠民生,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努力开辟就业门路,努力拓宽增收渠道,努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多为农民办好事谋福利。”代表、委员们认为。
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其实就是在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水平;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就能使其工资性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盘活集体资产存量,可使农民从农村资源和集体财产增值中获得更多收益……“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项惠农措施,目的明确,就是要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 文/本报记者 姜艳
参与互动(0) | 【编辑:吴博】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