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农妇鞋垫有点酸

2011年01月25日 20:34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河南濮阳一名63岁的普通农民杨青莲花了半年时间、日夜亲手缝制100双鞋垫,欲送给省委书记卢展工。杨青莲表示自己经常看新闻,看到卢书记体验“4050”人员就业难和“退扇子”的故事后特别感动,便想通过缝制百双鞋垫表达心意。

  这事由《郑州晚报》在1月21号报道出来,网上转载很多,但就此事的“正规评论”寥寥无几。有几篇不成样子的官样短文,说了几句“春风温暖人心”之类的话,几乎没有读者光顾。

  送省委书记鞋垫,并非发明创造。仅在河南,包括这一次已经有两届省委书记收到鞋垫了。河南算是“送鞋垫大省”,上次在《小崔说事》宣传过,这次一下子送了一百双。另外还有两个送省委书记鞋垫的先进省份,一个青海,一个甘肃,都上过央视的访谈节目。

  底层民众给要员送这等“表心意”的礼物,对不对呢?对。这是一种表达方式,这里涉及是否尊重表达权的问题。不过,这里的身份问题是决定性的:表示心意的人,只能是“真正草根”。农夫、农妇、打工仔、幼稚的小朋友,做这样的事还行,但下级官员、学者、知名人士、富豪乃至明星等有身份、有文化的家伙,绝不可以这样行事。否则,任何煞费苦心的接触与“巴结”要员的举动,一旦公开都会引人侧目,让公众瞧不起。

  不信,请看河南省豫剧二团团长、剧协主席李树建的遭遇。在一次捐助仪式上他激动地说:“卢书记到河南之后,我们河南文化界的春天就到了,我们每天激动万分,以泪洗面。”这话出口,他就有了个雅号叫做“洗面帝”。

  许多人对“炒作”有误解,其实炒作没什么错,至少也没大错。能公开炒作、想让大家都知道的,就不是见不得人的东西,倒是捂着盖着怕人揭出来的事情才多有罪错。农妇杨青莲,公开展示百双鞋垫,宣传送鞋垫事迹,这就是在炒作,媒体也积极支持了她的炒作。

  “每天都是看完《新闻联播》后,就开始做鞋垫,一般要到凌晨才睡觉”。一位草根人士欲“接触”要员或进入新闻,实在不易,我不忍指责农妇,而省委书记对送鞋垫没做公开反应,对他也没什么好说的。但我对这类报道还是心存鄙夷的。

  此类报道,当属“红歌”一类。这种新闻发布,也不是一概不好。在特定的前提下,这种报道是必要的、有价值的,这个前提即:独立、客观的媒体;媒体和被赞美的官员之间,不存在地位等级差别、辖属关系、协作或联谊关系。若此,“送鞋垫”或可被视为花边新闻,否则,那就另当别论。

  确定此事上新闻并不简单,那是所谓的“政治家”的策划。先摸清农妇来路,再确认她究竟是何居心,是否对大官有事相求,是否蓄谋已久找阶梯,尤其是维权、喊冤那档子烂事则万万不可张扬。落实了来者真是没背景没念想,看透这老人缺乏“出问题的能力”,这才能上这条新闻。

  农妇展示的标语蛮有文化,“关注民生洞察民情,足迹踏遍中原大地,关爱感动亿万百姓,河南人民感谢你……”100双绣花鞋垫规整地排列在一幅长约4米、宽2米多的红布上。这种展示方式我见多了,但并不是所有的都能上报纸,在一些官员和媒体眼里,颂官是民生,而权益维护的场面却不关民生什么事。(作者为知名网友 黎明)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