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看望慰问高寒山区移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山区广大群众和长期工作在艰苦地区的基层干部表示慰问,并主持召开清远高寒山区群众搬迁安置工作现场会。汪洋强调,下决心用5年左右的时间解决高寒山区的群众搬迁安置问题,把“最穷的地方在广东”这个帽子彻底摘掉。
汪洋对高寒山区群众生产生活十分关心,这是他到粤任职以来连续第四年赴粤北山区就高寒边远山区群众脱贫奔康进行专题调研和慰问。
“离大山越远,离幸福越近”。这是去年汪洋在连南县大古坳村动员群众向山下搬迁时说的话。从2009年开始,连南县以整村搬迁、集中安置为主的方式,将高寒山区及居住在不具备生活条件地区的3278户自愿移民群众分期分批搬迁到全县8个移民新村。
连南县城三江镇六联村的移民新村首期4栋移民安居房于去年8月完工,已有110户移民搬迁入住。新村里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村民们正欢天喜地准备过个“城里新年”。
汪洋首先来到从大古坳村搬迁出来的瑶族村民邓五介晚家。
走出大山瑶寨,今年54岁的邓五介晚住上了南北对流、宽敞明亮的三房两厅新居,坐上全新的沙发,用上了煤气炉,看上液晶电视,还做起了茶叶生意,推销瑶山绿茶。“感谢党,感谢政府,我自己都不敢想象这辈子能过上城市生活!” 老邓满面红光,笑声爽朗。
“搬出来,还适应吗?”汪洋问。
“不想回去了!”邓五介晚笑着说:“特别是孩子们,更不愿回山里了。大山里很冷啊!今年下了五次雪,把蔬菜、水果都冻坏了!”
移民新村管委会主任邓妹一说:“现在有422位村民搬进了移民新村。县里安排我来这里,帮助联系安排村民就业、孩子上学。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帮助大家少走弯路,能在县城里住下来、富起来。”
听说汪洋书记又来看望村民了,楼上楼下的瑶胞们都自发地带上自家种的茶叶和自酿的瑶族米酒,兴高采烈地跑到邓五介晚家来热闹一下,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移民新房。
没有了电视摄像机和陪同的各级领导,村民们轻松自然地和汪洋拉起了家常,汪洋关切地询问大家能否适应城市的生活习惯、能否在县城找到工作、能否承受城市的消费水平,和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看到大家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大部分劳动力通过培训找到工作,开始了新生活,我感到非常高兴!”汪洋说,走出大山的高寒山区群众要尽快适应城市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脚踏实地,勤劳致富,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热情的村民们又拉着汪洋一家家地串门。
唐马七四尔家的两个孩子跟着父母到县城上学,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升。正念小学二年级的唐家辉写了一篇《冬天的故事》,在大人们的鼓励声中,他大声用较标准的普通话朗诵起来。“2007年,那是一个温暖的冬天。汪洋伯伯在大古坳村小学留下寄语:‘学好普通话,是走出大山的第一步’。我们瑶家孩子一定要学好普通话,一定要走出大山!”
“好!”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大古坳村党支部书记邓国辉拿出大古坳小学全体同学给汪洋写的信。“我们普通话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立志走出大山,开阔视野,学好本领,建设家乡!”
汪洋说:“请转达我对孩子的新年祝福!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走出大山,走向幸福!”
慰问活动结束后,汪洋在连南县主持召开现场会,认真听取清远市和连南县高寒山区移民搬迁工作情况汇报,充分肯定了清远在高寒山区移民搬迁工作方面所作的有益探索和取得的可喜成绩,认为有规划有计划、有思路有办法、有行动有举措,成效开始显露。
汪洋说,大家都说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广东最穷的地方就是高寒山区,这里自然条件恶劣,可耕地面积小,不具备幸福生活的基本条件。要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落到实处,就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下决心用五年左右的时间解决高寒山区的移民搬迁问题,彻底把“最穷的地方在广东”的帽子摘掉。
汪洋强调,要总结完善过去高寒地区移民搬迁的经验教训,运用成功经验指导今后工作。要多方筹措资金,把山区移民搬迁工作与“双到”扶贫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与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好相关政策,加快搬迁进程。现在群众“搬得出”了,这只是第一步,要通过解决好他们的就业和子女教育问题,使搬下来的群众能“稳得住”,不出现回流,然后再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经过较长时期的努力,逐步使其“能致富”,步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
汪洋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带头为群众办实事,要创新送温暖的形式,从明年开始,每年的广东扶贫济困日和春节前夕,各级领导都要结合自己的分管工作,集中研究解决城乡贫困人口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形成合力,重点研究提升困难群众“造血”能力,使他们拥有更持续的“温暖”。
省政府党组成员李容根,清远市党政主要领导,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顺德区委主要负责人和连南县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了现场会。(记者/胡键通讯员/岳宗)
参与互动(0) | 【编辑:吴博】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