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换届年,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将自上而下集中进行换届。这是关系到执政党顺利完成换届的大事,同时,也是关系到全国数以万计党员干部仕途变迁的重要一年。近日,人民日报以仲祖文名义发表评论《用铁的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指出“换届风气的好坏,直接关系换届工作的成败,关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目标的实现,关系党的形象和威信”。中纪委、中组部也联合印发《关于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的通知》,明确提出“5个严禁、17个不准”的纪律要求。
中纪委、中组部的铁腕态度奔着换届选举中的不正之风而去,其中最极端的就是买官卖官。在某些地区,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出了事情往往“一窝端”。被称为新中国最大卖官案的黑龙江原绥化市委书记马德案,涉及的官员上至国土资源部部长下迄县级干部竟达265名!中纪委每年都查出一批买官卖官大案要案,但买官卖官并未有丝毫减弱,相反,几乎成为官场升迁的“潜规则”。买官卖官形成风气,折射出不少地方党政换届时民主机制如同虚设、投票程序如同过场的现象。官员任命、权力交接是现代政治生活的重要部分,我们当然不能排除党政干部队伍中出现个别的腐败现象,但如果形成某种整体性的不良风气则必然会导致逆向淘汰,即“劣币驱除良币”,官员队伍整体风气变差,长此以往,必将动摇执政党的政权根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根本原因在于目前的干部任命中往往存在人选人而不是制度选人这一弊端。中国共产党的干部用人机制形成于战争年代并在计划经济年代延续下来。这种传统在革命年代对党选取革命同志很有作用。在改革开放之初,这种用人机制同样效果明显。但是“人选人”的弊端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深入日益显露,在不健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渐发展成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党内吏治腐败。某些地方官员甚至将官位明码标价,科级、处级各有各的价格。官员宁可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买官,是因为得到官位之后能够获得比他们付出的成本更高的回报。从大政治环境来说,如果大政府、强势政府以及官本位的基本面不改变,一个拥有实权的官位就能够得到经济上的高回报,那么拥有人事决定权的上级官员就有买官卖官的寻租空间。
现代社会要求的是小政府、服务型政府,如果我们的基本面朝这个方向靠拢,那么官员腐败以及换届选举中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现象就会大有改观。因为官员的权力即使不受任何限制,他们也无法从一个官位中捞到什么好处,既然没有好处,为什么要去当官呢?而在当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改变目前的干部用人机制,关键就是要以制度选人代替人选人。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规范的干部选拔制度,总体效果是很好的,但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究其原因,是某些地方有制度而不执行所致,人选人而不是制度选人。权力高度集中、监督软弱,这两点决定了权力意志大于制度意志,很多地方制定了民主选举机制,但最终总结时发现失败的原因与制度无关,因为制度都被绕道过去了,制度未曾发挥作用是因为人比制度更大,这个“人”往往代表更高级别的权力。如何限制人,如何发挥制度的作用,仍然是换届选举能否最终符合人民期望的关键。
换届在即。我们必须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搞好换届工作。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以制度选出优秀人才,这是人民的期许!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季】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