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51岁飞行员空中做出高难动作 滑跑着陆化解险情

2011年02月18日 15:38 来源:央视《军事纪实》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他在全军陆航部队中称得上是一名“老大哥”级别的飞行员,他采用滑跑着陆的方式化解了一次特情,他做高难度“莱维斯曼”飞行动作的跃升角度极大,三十多年与蓝天相伴,陆航老兵究竟怎样练成“王牌”?

  中央电视台《军事纪实》2月18日播出《空中猎鹰》,以下为节目实录:

  情况危急 直升机即将撞山

  早晨七点,南京军区某陆航团例行的飞行训练已经展开。随着螺旋桨的阵阵轰鸣,一架架直升机腾空而起,在机场上空迅速完成编队后,朝着预定训练空域飞去。

  然而谁都不会想到,在直升机编队刚刚进入一片山地上空时,飞行员肖永刚却突然遭遇空中特情。

  刺耳的报警声让整个机舱内的气氛骤然变得紧张起来。这架直升机的发动机功率明显不足,飞行高度在不断下降。如果按这个下降速度,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撞在山体上。

  此时机舱内的空气仿佛凝结了一般,直升机仍然在往下落,肖永刚和另外两名机组成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可紧张的情绪让肖永刚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判断直升机出现了什么问题,他紧紧地握住驾驶杆,自己都感到操作动作有点僵硬。

  就在危急时刻,坐在肖永刚旁边的陆航团团长司启富果断接替肖永刚驾驶直升机。根据多年的飞行经验,司启富适当调整了飞行速度,尽最大可能减缓了直升机下降的趋势。

  几秒钟的时间,在做出一系列调整动作的同时,司启富通过检查飞行仪表就判断出了直升机的故障。

  直升机的发动机来说就像人的心脏一样宝贵,直升机一般有两个发动机同时工作提供动力,左发动机突然停车,已无法提供足够的动力,直升机出现了不断下降的现象,团长司启富迅速向地面指挥塔台报告情况,并提出了处置方案。

  滑跑着陆就像民航的固定翼飞机那样,着陆时要在跑道上滑行一段距离,这也是处置这次发动机停车的唯一方法。

  一般情况下,直升机通常采用悬停着陆的方法,但在发动机功率不足的情况下,如果强行悬停着陆,可能导致直升机直接坠地。

  然而此时直升机是在山地上空飞行,不可能找到既平坦的,又有足够距离的场地,司启富只能驾驶直升机回到机场着陆。

  在塔台指挥员认可了司启富提出的处置方案后,司启富利用娴熟的驾驶技术,向机场方向飞行。

  虽然司启富驾驶直升机安全飞抵机场上空,但空中特情并没有解除,滑跑着陆的危险性巨大,司启富正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滑跑着陆 情急之下走险棋

  即使在发动机功率充足时,要想完成滑跑着陆,都有一定的难度,而现在这架直升机左发动机停车,动力不足的直升机甚至出现抖动,但在危急时刻,司启富的表现异常的冷静和果敢。

  在机场上空司启富驾驶直升机逐渐降低高度,划出一道弧线,与地面跑道接触后又滑行了一段距离,最终完成了滑跑着陆动作。直到现在,新飞行员肖永刚也忘不了当时自己亲眼目睹的这一切。

  一场极其危险的空中特情化解了,司启富精湛的飞行技术和异常果敢的品格又一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司启富,江苏沭阳人, 1977年入伍,毕业于空军航空学校,是一名有着34年军龄的陆军航空兵特级飞行员,安全飞行了5300多个小时,能飞多种机型。

  这是团长司启富进行的高难度战术动作飞行训练,他驾驶直升机以一个大角度迅速拉起,直升机朝天空方向,几乎是以垂直角度跃升,猛然间直升机又转入俯冲,朝着地面方向,几乎形成了垂直角度。当一组高难度的跃升俯冲战术动作做完之后,团长司启富又做了一组 “莱维斯曼”飞行动作,是一名叫莱维斯曼的国外飞行员首创的直升机战术动作,是以30度的仰角让直升机迅速跃升,当飞机跃升到最高点、速度接近0的时候,再进行180度倒转向下俯冲。在直升机对地突击时,“莱维斯曼”飞行可以快速实现对目标的二次打击。而司启富所做“莱维斯曼”的动作,跃升时的仰角能够达到60度左右。

  飞行员在做跃升动作时,身体会处于超重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人体会产生一系列不适反应,因此团长司启富拉升到60度左右的仰角并不是一般飞行员都能做到的。

  跃升时,团长司启富能达到仰角60度左右,不仅靠的是身体素质好,更要有高超的飞行技术和丰富的飞行经验。

  在直升机跃升的过程中,角度越大,超重现象就会越严重,身体受到的压力也就越大,会影响飞行员操作直升机的动作,特别是在空中倒转的时候,要求飞行员操作一定要准确及时,如果倒转动作过早,就会出现较大的转弯半径,达不到战术效果。而如果倒转动作稍晚,或操作出现误差,飞机有可能坠落,风险极大。

  看到团长做出的大角度“莱维斯曼”动作,一些年轻飞行员都羡慕极了。

参与互动(0)
【编辑:刘羡】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