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要如何组织?怎么在发布会上应对记者的追问?西方政府在突发事件中的新闻发布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
21日到23日,中国的党委新闻发言人和他们的工作团队聚集在北京,参加首次党委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在3天密集的培训课程里,他们的任务不仅是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还要学会如何更好地与中外媒体打交道。
此次培训班是中国首次专门对全国的党委新闻发言人进行的。主办培训班的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长期以来担负着推进中国新闻发布制度建设的具体工作。
“要正确认识媒体,不要‘敌视’或轻视他们;要积极回应媒体采访申请,不要漠视他们的要求;要认真做好发布和接受采访的准备,不要轻率上阵;要积极应对敏感问题,不要被激怒和被牵着走;要充分表现诚信,不要编造内容。”培训班主讲之一,曾担任北京奥运会新闻发言人的中央外宣办官员郭卫民面对学员讲授自己的经验。
郭卫民说:“作为党委和政府新闻发言人,要提高新闻发布和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尤其是发生突发事件后,如何及时准确发布信息,积极做好媒体采访的服务管理,这十分重要。”
回首中国新闻发布制度建设近年来走过的历程,不少人仍然对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记忆犹新。由于制度尚不完善和缺乏经验,应对“非典”过程中,中国的政府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非典”之后,中国对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有了新的认识,新闻发布制度也经历了跨越式发展。如今,“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已经成了上至官员、下至百姓都非常熟悉的名词。
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其方针政策、重要举措都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因应这一趋势,2009年,中共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到2010年底,中共中央13个部门,以及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的新闻发言人全部“就位”,并开始进行各种方式的新闻发布活动,这标志着中国的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正式建立起来。
对于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程曼丽表示,这不仅是因为外界对中国更高的关注度,还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是信息时代、媒介化社会对中共执政能力提出的要求,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知情权、和舆情民意越来越重视。
3天的培训,把200多名党委新闻发言人以及他们团队工作人员的时间排得满满的,他们要学习的课程不仅包括党委新闻发言人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如何发布新闻和与媒体打交道、新闻发布会的策划组织、新闻发言人的工作技巧等等,还要进行新闻发布会的模拟演练。
在模拟演练中,参加培训的学员分组就3个主题举行模拟新闻发布会,清华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所长董关鹏和他的教学团队扮演的记者在发布会上不断给发言人们出“难题”。
董关鹏表示,为了进行模拟演练,扮演发言人角色的学员在前一天晚上就要开始熟悉背景情况,准备新闻发布辞,此外,除了他的教学团队,学员也可以扮演记者,体会提问的感觉,这有助于发言人们将来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
2007年初开始担任中央台办、国台办新闻发言人的范丽青几年来已经习惯了在发布会上面对来自海内外记者的不断发问,这一次,她则是作为学员参加培训。
“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更能看出这次培训班的课程设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从中也能折射出我们党在推进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和党务公开方面的决心和所做出的坚实努力。”范丽青说。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也是中国第12个五年规划实施的第一年,还是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集中换届的年份,这将给全国的党委新闻发言人们提供充足的发布内容。
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在培训班讲话时表示,今年将抓住时机做好党务新闻发布工作,要“把党务部门想说的、媒体关注的、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涉及党的工作的内容结合起来,加大党务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发布权威党务信息”。
同时,王晨也表示,在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全面建立的第一年里,推进党委新闻发布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继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党委新闻发言人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新闻素养和新闻舆论意识,这些,同样重要。(记者 华春雨)
参与互动(0) | 【编辑:刘羡】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