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记得,那是2004年的一天,他带组在宝兴厂矿区外围开展化探,看到了取回的样品中,有一个样袋破损了,样品漏掉了一部分,按照规范,这个样品是不合格的。“这个破损的样袋,必须补采样品。”王绍明要求。
“算了吧,样品还有大半,影响应该不大。”那时候,这些兵都疲惫得不行了。
“不行,找金子来不得半点虚假,我们是搞技术的,决不能因为自己的疏忽,让金子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王绍明坚持。
他的坚持,让这个采样的黄金兵很不好意思,返回几公里远的取样点,重新补采了样品。
他说,前几年,在野外寻找金矿,他们身上带的是三件宝:锤子、罗盘、放大镜,把采集矿石样本背回来,带到实验室分析化验,根据化验的矿石成分,判断金矿的位置和数量。
30多年过去了,客观环境依然艰苦,物质条件改善了不少。记者所在的毛栗村一大队队部,两层的木板房,整洁有序,数字电视、自来水、电等一应俱全,是目前黄金部队条件最好的营区。
王绍明说,他们找矿的“老三件”,现在被“新五件”取代了,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掌上电脑、数码录音笔和GPS全球定位系统是必备的,有时候,他们出野外,还配上了卫星电话。
“含金量高”的黄金兵,会给地方带来很多利益,受地方上许多金矿企业关注。面对无数的诱惑,他很坦然。“不动心是假的,离开了部队,会失落。做黄金兵,我心里踏实。”
“大多数黄金兵,从入伍到退伍返乡,都没有见过黄金。这是真事”
临行前,听说记者要采访黄金兵,同事开玩笑,要记者带回来一块“金子”。记者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赵洪流,他是一总队的宣传科长。
“大多数黄金兵,从入伍到退伍返乡,都没有见过黄金。”赵洪流说。“这是真事。”
黄金兵的那些人儿,那些事儿,在赵洪流脑子装得满满的,讲起黄金兵故事来,他滔滔不绝。
在一支队,有一个叫丁明欣的兵,4年来第一次探亲,作为礼物,带了一块铜矿石回家。听说他带回来了“黄金”,乡亲涌到他家,要看那“黄金”。他拿出铜矿石,告诉乡亲,这就是黄金。乡亲们不知道,丁明欣当了4年黄金兵,自己从来也没有亲眼见过黄金。
黄金兵中,除了少数技术兵,多数是从事施工的兵。这些兵有的做槽探,在地表挖槽采样,有一些兵做钻探,在地下几百米深处采样。
在十支队一大队队部,记者还认识了一个兵,叫黄玉,20年兵龄,五级士官,大家叫他“兵王”,土生土长的广西南宁人。他的拿手活是凭借手感、耳听,就能感觉到钻头在地下的运行情况,在钻探上有丰富的经验。“干钻探,完全凭感觉,经验很重要。”这是黄玉的经验之谈。
钻探兵的工作环境主要是在机台上,钻探中一般不能停机,这些兵就三班倒,人停机不停。遇到钻机出事故,几天下不来钻台,浑身上下就和泥猴子似的。当地老乡说,“远看像逃难的,近看是黄金兵找矿的。”
最困难的事,是移动钻机。人拉肩扛,钻杆每个100多斤,一般两个人抬不起来,而这些黄金兵,一个人扛起来就走。几十吨重的钻具,硬是让他们搬来搬去。
槽探兵,比起钻探兵,没有那样辛苦。从南到北,黄金兵中间流传着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入伍的新兵,干了一段槽探,开始抱怨:早知道当兵就是来挖坑,就让俺爹来了,他挖得比俺好多了。在黑龙江,在云南,记者多次听到黄金兵讲起这个故事。
黄金兵中,大龄青年多,已经不是新鲜事儿。驻地偏僻,常年在野外,与社会接触少,耽误了找对象。结婚了,有了孩子,也难以承受两地的相思之苦。
听说有一首《黄金战士之歌》,记者要他唱唱。“穿过那荒野密林,越过那峡谷山冈,我们是黄金战士,肩负着人民热切希望……”不觉中,已到了分别的时候。
临别时,黄玉说,你把我们这些事说出去,让大家都知道了,年轻人还上哪找媳妇去。记者问黄玉有什么好办法,黄玉没有回答,默默地笑了。
武警黄金部队
历史沿革和未来发展(链接)
武警黄金部队从1979年组建至今,先后在全国26个省份、46个成矿区带开展黄金普查勘探,发现金矿床325处,探获黄金资源储量2269吨,为近百座新建、扩建的黄金矿山提供了新的资源,推动了新矿山的开发、老矿山增储,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十一五”期间,武警黄金部队服从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忠实履行职责使命,推动中心工作向以金为主多金属找矿拓展,坚持多找矿、找大矿,先后探获资源量在100吨以上的超大型金矿3个,累计探获资源量619吨。与此同时,还探获银资源量479吨,铜铅锌资源量40万吨,钨钼资源量31万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十二五”时期,是国家地勘行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武警黄金部队中心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正在抓紧组建3个集摩托化机动、信息化指挥、数字化作业、野战化保障于一体的现代化地质矿产调查大队、3个具备行业认证资格的中心实验室,确保部队进入西藏山南古堆地区、新疆南疆柯孜勒苏克尔克孜地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富西里地区顺利开展地质矿产调查工作。
特殊的使命 闪光的事业
□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拥有一支专门的军队用于黄金勘探,武警黄金部队因此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军人臂章上“黄金”二字,展示的是神圣的职责、荣誉和专业能力。
“太少太少的,总是金子/太多太多的,总是泥沙/我们为祖国淘着黄金/也为生活淘着提问和回答/是卑微的,给其卑微的身价/有光华的,当让其披露光华……”
据说,这是一位诗人专为武警黄金部队而作。
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拥有一支专门的军队用于黄金勘探,武警黄金部队因此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黄金的价值和地位,是一个永远的诱惑。自古以来,黄金就被视为尊贵和财富的象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作为国家战略储备资源和硬通货,黄金储备的多少,更是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抵御金融风险的重要砝码。
中国从贫金国到黄金资源大国,相当大一部分贡献,来自这支世界独一无二的部队持续不断的勘探和发现。他们探获的丰硕成果,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黄金版图”,为国民经济和经济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撑。仅“十一五”期间,武警黄金部队就探获3个超大型金矿:黄金资源量325吨的甘肃阳山金矿;黄金资源量108吨的甘肃寨上金矿和黄金资源量100多吨的内蒙古哈达门沟金矿。
在这群寻找金山的军人臂章上,“黄金”二字,展示的是神圣的职责、荣誉和专业能力。
寻金,有艰险,有孤寂,有辛劳。找矿的地方,大都是交通、通讯不便的穷乡僻壤,生活条件艰苦,保障困难。与其他兵种相比,他们除了军事训练之外,还要接受地质、测量、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分析化验等专业训练。一座又一座金山上,洒满黄金官兵的汗水,他们凭借顽强的吃苦精神和奉献意识,一次次“点石成金”。
在老百姓心目中,黄金部队的官兵是“财神”的象征。黄金部队找到金矿后,会把图纸连同储量报告,交给地方政府。金山托起区域振兴、脱贫致富的希望。专家称,一个贫困县,甚至一个市,只要发现一座中型金矿,一年时间就可以脱贫。许多祖祖辈辈靠山吃山的人们,因为黄金部队找到的金矿,甩掉了贫穷的帽子,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
特殊的使命任务,催促着黄金部队不断与时俱进。传统找矿的“三件宝”地质锤、罗盘、放大镜,已经拓展为数码摄像机、掌上电脑、手持GPS等“新五件”,还有新型全液压钻机、高密度电法仪、卫星遥感等先进装备以及地理信息系统、通信网络布局、野外数字勘查工作体系等,同时探索出“信息找矿法”等20多种新方法,黄金部队已经从手工作业快速向数字化找矿迈进。
金子总是要闪光的。黄金部队的官兵为中国黄金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像金子一样,放射出耀眼的万道金光。 (杨吉庆 张慧 斯雄)
参与互动(0) | 【编辑:姚培硕】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