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16日以来,北非国家利比亚局势持续动荡,引起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而随着该国爆发的骚乱及流血事件的不断升级,外国侨民也开始争相逃离这片动荡之地。在此次撤侨大潮中,中国政府以其行动之迅速、规模之大、效率之高,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尊重。而这段跨海相望的利比亚大营救,在书写历史的同时,也将长久地被人们所铭记
33000人,15000公里的跨越
33000人,15000公里,飞机飞行时间超过10小时。这不是一道算术题,而是一段将被载入历史的记录。在2011年2月16日之前,也许没有人能够体会这串数字的含义与温暖。
2月25日凌晨2点25分,中国派往利比亚执行撤侨任务的第一架包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060次航班安全抵达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当飞机落地,年轻的妈妈蒋颖激动地说:“爸妈我们回来了,我们安全了,放心,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这串数字背后的艰辛会让每个经历了那场磨难的人热泪盈眶。
这趟搭载有224名乘客的包机,是从利比亚撤回的首批中国公民,他们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他们于24日13时50分从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起飞,经停希腊首都雅典后辗转回到祖国。空中飞行时间10几个小时,而这10几个小时,让他们比其他同胞更早逃离了那片被怒火和鲜血染红了的土地。在利比亚滞留的中国人总数达33000人,这场超级大营救从此将载入共和国的历史。
历史,有时很长,有时也很短。当我们回过头去寻,却发现它就在昨天。2006年,东帝汶、所罗门等地出现内乱,中国政府向当地派出包机撤侨。此后,派包机或船只撤侨,就成了中国政府应对世界各地动乱的常规动作。如今掐指算来,才不过5年。但5年时间,却足够一个国家完成一次历史性的跨越。
正如香港《大公报》发表的评论:一个国家对其海外侨民的保护能力,实际上是该国国力与国际影响力的具体体现,撤侨是中国人文外交新政的具体体现。
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中国政府共实施类似的撤侨行动8次,动用国家力量帮助在外侨民归国数千人,而最近的一次,仅仅是在迄今不足一个月前的埃及,当时因开罗等城市局势紧张,中国撤侨1800多人。就这样,从1800到33000,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完成了又一次珠穆朗玛峰式的跨越。
冷战后最大规模撤侨行动
受突尼斯、埃及等国“茉莉花革命”影响,利比亚部分民众从2月16日起开始聚集,要求统治该国40多年的卡扎菲下台。而后者坚持用镇压的方式回应民众诉求,导致该国陷入内战危机。在动荡不安的形势中,利比亚各地开始出现打砸抢烧事件,社会治安一片混乱。由于物资匮乏,穷凶极恶的歹徒和失去理智的暴民开始到处抢掠,让这个原本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变得躁动而暴虐。
由于利比亚是世界第八大产油国,有着大批的工程,所以也有大批的外籍劳工和外国工作人员。据报道,仅亚洲国家就有大量的工人在利比亚打工:孟加拉人是6万,越南人有1万,菲律宾人是3万,泰国是2.3万人,就连印度也有将近2万人。
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在利比亚开展投资合作的企业共有75家,项目50个,人员3.3万人。在这场利比亚动乱中,部分中资企业机构和项目营地遭持枪持械歹徒袭击,粮食被抢,生活物资匮乏,甚至还有一些人员因歹徒袭击而受伤。
为了确保中国在利比亚人员的安全,中国政府开始准备进行大规模撤侨。国务院第一时间成立应急指挥部,启动组织了中国在利比亚人员撤离及有关安全保障工作应急机制,通过海、陆、空多种途径分批组织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中国驻利比亚人员撤离。
24日,撤离我在利比亚人员的行动通过海陆空全面展开:海路,4000多名从利比亚班加西港撤出的中方人员,乘坐希腊客轮于24日晚抵达希腊克里特岛;陆路,近百辆大客车正从埃及与利比亚边境口岸接回中国公民;空中,自从首架搭载着223名中国同胞的国航班机于25日凌晨2时40分抵达北京后,国航、东航、南航、海航等国内主要航空公司相继派机前往参与撤侨工作。而为了尽快将在利比亚的我国公民接送回国,中国民航局于26日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大规模运输任务,并决定自2月28日起至3月10日,中国民航将每日派出15架飞机接运人员回国。截至目前,这场被称为“冷战后最大规模撤侨行动”的撤离行动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