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国有望在2013年实现中国首次火星探测

2011年03月02日 09:4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首次行星际探测有望在2013年实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首席专家叶培建2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表示,中国可能在2013年进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项目。

  他说,本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逐步开启了深空探测的大门,无人月球探测之路自本世纪初开始,走得比较快,也走得很稳。但所有这些工作都围绕月球这颗地球的卫星,中国科技界希望能展开真正意义上行星际探测。

  行星际探测中,火星是最重要的一步。叶培建说,上个世纪,全世界月球探测任务大大多于火星探测任务。本世纪开始,火星探测次数已多于月球探测次数。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类地行星,最可能有生命,也最可能改造成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是人类行星际探测的首选。

  叶培建向新华社记者透露,要独立自主探测火星,他们设想的基本方案是:充分继承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的技术、充分利用探月工程所建立的基本条件;并大胆创新,在火星探测上有中国特色,争取获得新的成果。

  谈及具体探测设想,他告诉新华社记者,将利用嫦娥一号、二号卫星的基本平台,通过适当改造,重点解决几个问题:一是测控通信问题,在目前在建地面站支持的基础上,在卫星上再做适当改造,如增大天线口径、采用一些新的编码技术等,以保障测控通信。二是提高卫星自主管理和自主导航能力。火星距离地球有4亿公里,信号时延长;从地球飞到火星需10个月,飞行时间长;飞行过程中会受到太阳发出的电磁波对地球辐射最为强烈的“日凌”现象影响,干扰通信卫星信号,需要提高自主能力;地球距火星遥远,测轨精度会降低,影响近火制动时间的选择,这一切都需以较高的“自主管理”和“自主导航”来解决。

  叶培建透露,中国自主研制的火星探测器,将对火星表面结构、地形地貌、是否有水源等进行探测,大目标定了,细节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如果有可能,将在完成预定探测任务之后,尝试利用气动减速而不是探测器自带的燃料,把轨道调整成圆轨。”

  关于火星探测器的创新,叶培建表示,探测器上将装备最新研制的探测仪器,以获得更好的火星探测成果,不排除和国外合作。

  谈及中国自主探测火星面临的难题,叶培建说,目前最大问题是测控,不过该问题正在逐渐得到解决。中国正在最东部和最西部兴建两座大型的地面站,测控能力将能达到火星。

  关于发射窗口的选择,叶培建告诉记者,火星绕着太阳转,地球也绕着太阳转,选择在两个星球靠得近的时候发射,整个转移轨道消耗的能量最少,而这种时机26个月才有一次。

  “中国自主发射火星探测器一定要抓住2013年11月这个窗口,不然要等到2016年了。目前技术方面已具备基本条件,只要国家作出决定,中国航天队伍能够保证在努力之后,于2013年实现利用中国的火箭、中国的测控、中国的探测器自己飞到火星,实现首次火星探测。”叶培建说。

  今年11月上旬,中国自主研发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将和俄罗斯“福布斯—土壤”卫星一起,搭乘俄方运载火箭“天顶”号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进入火星椭圆轨道,然后“萤火一号”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在轨运行期间,展开对火星空间环境、太阳风与火星磁场关系等领域的探测工作,中俄两国火星探测器还将联合对火星大气层进行透视,绘制大气层中水汽和温度的垂直分布图。

  叶培建说,深空探测的第一要义是探索,人类只有不断探索才能前进。国际合作可以让深空探测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而自主进行的深空探测则显示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任沁沁 罗沙)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