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钱江晚报:治堵,不能不治公车

2011年03月02日 11:16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两会开幕前,城市治堵问题的争论已经开始热身,各路专家的药方也争奇斗艳。热议的是同在亚洲的国际大都市东京的治堵秘方。据报道,东京人口和汽车的对比数是1300∶523,每2~3人拥有一辆车,人数、车数都远超我国很多大城市。但是“治堵”30年后,东京市区交通却提速了一倍有余。

  除了86%的市民乘轨道交通出行、不断开辟支线道路、市区停车费高得吓人等调控措施之外,东京公车治理也颇有亮点。1万公务员只有10辆公车,“在东京,造成堵车的主要是私家车,政府提倡公务员不用公务车”,“以东京都厅为例,只有都知事(相当于市长)这样的级别才可以配车”。

  相比之下,我们颇为汗颜。据统计,广州公务车的数量接近20万辆,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就曾直言,“现在公务车太多,太滥了。”因此,刚刚出台的广州治堵方案,不限外、不限私,却限制公车。让公车给私车让道,不给交通添堵,怎么不让舆论拍手叫好?

  可是,和东京经验比起来,我们的公车治堵才刚刚挂上一档。例如,东京规定,“绝大部分公务员如果办公需要开车,一般是先坐地铁到单位,再去申请开车办事。公事办完后将车子开回单位,然后再乘地铁回家。”因此,1万多公务员共用10辆车也不用“抢车位”,因为“很少用到”。反观我们一些大城市,据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立平统计,有些大城市公车占用了道路资源的80%,甚至有一辆公车一年换了40条轮胎。这么个80天环游世界的开法,我不仅心疼轮胎,更心疼用纳税人的钱铺起来的公路,一边要治堵,还要忙修路,旧愁未了更添了新忧。

  可见,公车治堵其实就是治理特权。如茅于轼所说,建设现代社会入手点就是“马路上没有特权车”。治堵不能像有些城市一味限外、限私,而对公车滥用不加节制。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问道,如果能将不受拥堵的特权车,完全限制在公务活动所需要的极少部分车辆范围内,城市还会堵吗?如果能将市级和市级机关之外的全部公务员中的哪怕60%,都改变为使用公共交通系统上下班,还会这样堵吗?

  治堵是一次公共政策转型的实验,从发展到治理更需要智慧。如果城市建设还是一味猛踩油门,公共政策却迟迟不挂档,这个结果就是:听起来轰轰响,车就是原地不动,这不是更堵吗?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