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现在的成绩还相对脆弱

2011年03月03日 11: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你说不要急于对“中国模式”下定论呢?

  衣俊卿:问题在于,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基本内涵和世界意义尚未清晰地提炼出来,远未达到自觉。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双重的:

  从内在的原因来看,我们的理论研究还存在着局限性,有时在强调“中国特色”时忽略了从全球的背景和世界的眼光来审视中国的问题和中国的经验,容易把中国问题当作中国自己的事情,有时缺少自觉的比较和对话的维度,结果把“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在一定意义上变成了只具有“中国特色”的“自说自话”的体系。

  从外在的原因来看,中国在快速发展中遭遇到“成长的烦恼”和“资本逻辑的打压”,我们发展的国际环境并不是很好。尽管全世界越来越关注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但是,一些发达国家从“资本的逻辑”和自己的价值观出发,并不承认中国的价值观和文化创新,它们通常只在有限的意义上承认中国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中的成就和经验,而且还常常以“中国责任论”和“中国威胁论”来指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模式。

  这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全球化的高度,以国际化的语言,阐释清楚中国的道路和中国的发展模式,讲好中国的故事。一方面,我们必须把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价值的、哲学的、历史的等多重视角结合起来,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来阐述清楚中国发展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不仅要研究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还要善于全面地研究和总结俄罗斯等传统强国的发展道路、巴西和阿根廷等新兴经济体的发展道路、亚太国家的发展道路、西亚北非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道路,从而形成一个多元差异的参照系,在多维比较中为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进行定位。

  现在的成绩还相对脆弱

  中国新闻周刊:在你看来,“中国模式”有没有内在的缺陷?在哪些地方?如果不改的话,是否会如外界所说的不可持续?

  衣俊卿:当然有,但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可能不是罗列具体问题一二三那么简单。我认为问题的关键不是得出何种结论,而是要有一个客观判断。如果说中国有一种模式有一条道路的话,这些东西远远不是已经完全成熟的,已经充分发展的,这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最近,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老二,要正常冷静对待。

  我认为,最要紧的是做出一个冷静的判断:我们的发展模式尚处于初生的、未充分展开的状态。从自身的发展来看,中国模式在政治、经济、文化、价值等方面的内涵及其优越性,还需要假以时日才能逐步展开,逐步完善。从国际格局来看,我们虽然已经被卷入了全球化进程中,并且分担着全球化的风险和问题,但是,我们在市场机制、资源配置、国际流通等方面还没有真正分享全球化的实惠,我们的模式还没有真正有机地融入到全球化之中,没有展示出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模式的成长不会是一片坦途:你想“韬光养晦”,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特色,这显然不会被发达国家所容许;你想真正融入到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发达国家的各种霸权同样设置了重重障碍。

  所以说,现在取得的成绩还是相对脆弱的,并不那么牢固。我们很多东西刚刚展开,在国际上也才刚刚建立起来。另外,如果国内民生等重大问题没有处理好,就很可能出现大的挫折。如何度过“成长期的烦恼”,如何能让我们的模式健康成长起来,成熟起来,这才是最应该担心的。

  中国新闻周刊:说得很实在,这确实是国情。

  衣俊卿:中国的很多理念,比如说民主、法制的问题,河南商丘的赵作海案不是被纠正过来了吗?现在越来越规范了,包括判案要同案同刑、标准化等,都在慢慢变化中。

  中国新闻周刊:温家宝总理曾说,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你怎么看?

  衣俊卿:这是没错的。但是人们通常一说到政治体制改革,就容易变成一个宏大话题,而比较容易忽视微观层面上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什么意义上算是政治改革?微观层面上这些进步算不算?完善社会管理算不算?

  应该看到我们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比如民意作用越来越大了。我们现在对干部的监督,在很大程度上靠民意,各级政府和部门更加关注网络舆情和民意,这都是进步。

  中国新闻周刊:不少人也认同渐进、微观改革,但目前是否慢了一点。或者说不是全局的考虑,缺乏顶层设计?

  衣俊卿:考虑到我们国家发展的基础,我们形成的模式还相对年轻、相对脆弱的现实,这可能是更好的一种办法。例如,在选人用人上,各单位的竞争上岗的干部已经达到三分之一以上,中直机关和一些省区已经到司局级了,将来会再扩大一点。慢慢来。

  还有一个稳定性问题。干部流动太快是否就好?这也是一个问题,比如县委书记,基本任职两年到三年就变动,现任和前任的思路还常常不一样,前任书记干的事还没完成,又变了,难以形成稳定的发展规划和连续的思路。我认为更关键的是规范决策机制,现在存在权力太集中,决策太随意的问题,更凸显决策机制的问责制很重要。比如决策错了,该承担什么责任?

  根本的问题还是,这么大的一个社会,人们的需求分众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分众化,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存在不同的利益群体。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很多很多,这也开始显现出道路和模式面临的问题很多。也不是具体的一、二、三几点的问题。这种道路、模式和体制还在探索、磨合之中,它需要成熟起来的时间。

  以网球运动员李娜为例,十几年来大家都看好她,她每次比赛都有不错的成绩,但是能像去年和今年这样,有一个稳定的发挥,就不一样了。你看她今年的比赛状态,说明她技术、耐力、心理素质和应变力等都开始成熟起来了,她也可能输,也可能拿不到冠军,但整体实力已经不错了。

  中国新闻周刊:这个比喻很贴切,你的意思就是说中国未来还需要更长的稳定,动态的而不是固态的稳定。可是现在我们的趋势是有一点固态的稳定。

  衣俊卿:从你们媒体的角度看,很多方面可能很着急。这次中东局势动荡给我印象很深。但我认为中国已经完全超越那些国家的体制。比如说文革以后,中国就进行了领导干部体制改革,你可能说我们还不完善,但是新老交替已经规范化、法制化、体制化了。终身制咱们不会有了,更不会有三十年的总统。

  当然,我们的干部中也出现了一些贪污腐败的问题,但总体上看,还是有很多进步。没有一个当官的,一个省委、省政府不把民生,不把发展放在第一位。可能偶尔有点浮夸的问题,GDP掺水,但大多数干部还是考虑怎么样把事情搞好。

  前几年中央讲科学发展观,这几年越来越关注民生,讲二次分配,也不更多关注GDP了,而是关注民众收入、幸福指数的同步增长等。这种进步,你应该承认。不是不变,而是在不断改变。可能有人有些着急,觉得相对稳定、发展慢,但是回头看,不用太长,就对比十年、二十年前就能看到,它的发展是不错的。老百姓说:不怕慢,就怕站。尤其中国是大国,折腾不起。 ★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