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燕赵晚报:把关注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11年03月04日 12:40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3月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会上作常委会工作报告时说,2010年,全国政协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开展调研视察和协商议政,积极帮助党和政府排忧解难。贾庆林表示,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今日本报A3版)

  对于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来说,关注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所谓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保障、 文化服务、公共安全等。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切身利益。

  近年来,从政府全面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到出台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具体政策;从实现城市困难群众的应保尽保,到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农村1.5亿孩子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到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医疗制度等;从保障物质生活需要到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从防止住房、物价上涨到让人民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清新空气等等;从疾病防控到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从抗灾救灾到呵护、救助海外公民等等,举凡涉及人民的生存与发展权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基本都纳入到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策视野。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历史也充分证明,只有代表民意,倾听民声,关注民生,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的政权,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长治久安。

  可以预期,今年“两会”的民生问题讨论将更热烈、更具体。但是,民生问题探讨不能只是停留在呼吁层次,必须深入地提出推进、改善民生的有效方法。要知道,民生问题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且处于发展变化中,一个问题解决了,会面临新的民生问题。只有加快民生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强化和创新社会管理,才能为解决好民生问题提供坚实有效的制度保障。

  因此,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不能简化为纾解民困,而必须从“以人为本”的施政战略高度出发,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放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健全市场机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措施一道,共同推进,从整体上提高民众福祉,保证民生的幸福和尊严,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沈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