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浙江省省长吕祖善 转型升级是“华山一条路”

2011年03月08日 13: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吕祖善(资料图) 宋吉河 摄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王旻 柴燕菲 严格)如果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考量,浙江省无疑是“优等生”,“十一五”期间GDP、财政收入、人均收入、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在全国均名列前茅。“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省长吕祖善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十一五”浙江的转变和发展得益于坚持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十二五”浙江经济将“调速”保持在8%左右,目的也是为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留出更多空间,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受益于转型升级

  “十一五”浙江的成绩报告单让浙江人有自豪的理由:经济年均增长11.8%,经济总量达到2.71万亿元,人均GDP跃升至7650美元。

  但浙江省省长吕祖善更看重的是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浙江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五年增加了1.3倍和1.4倍,特别是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94.5%;从企业效益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五年增长1.8倍,全员劳动生产率比2005年提高了50%;从居民收入看,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7359元和11303元,而且两者收入之比为2.42:1,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同时浙江发展代价不断降低也让省长吕祖善颇为自豪,浙江省以年均7%的能源消耗支撑了11.8%的经济增长;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削减16.2%和20.9%,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从55.6%提高到73.7%,五年提高了18.1个百分点。

  “浙江既是全国经济发展质量最好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国环境质量最好的省份之一。”吕祖善说。

  浙江有这样的转变,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表示归根结底是科学发展观在浙江成功实践的结果,是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坚定转型信心的结果。

  早在本世纪之初,浙江就面临资源环境约束、产业竞争力弱化、社会矛盾凸显等问题,再走粗放增长的老路已难以为继,必须下大决心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真正把经济增长转入追求质量和效益的轨道上来成为浙江上上下下共识。

  坚持“华山一条路”——转型升级,浙江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工作方针,着力在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为经济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攻方向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作为资源小省浙江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吕祖善认为要从根本上破解这一矛盾,关键是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构建符合浙江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服务业,对浙江这样一个经济大省同时又是资源小省来说,尤为重要也尤为迫切。

  浙江目前已经把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去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占GDP的比重达到43.2%,浙江省提出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8%左右。

  要实现这一目标,吕祖善认为,必须把经济结构调整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结合起来,把消费结构升级与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结合起来,走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型服务业联动发展的路子,突出发展一批服务业重点行业和企业。鼓励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优先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科技、商务等一批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鼓励发展研发设计、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等新兴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着力构筑一批服务业发展重要平台。大力建设物流园区、总部基地、科创园区等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重点建设一批跨区联动、资源共享、层次较高的生产性服务业公共平台;突出发展一批服务业发展重点区域,引导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等中心城市和地级市城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海洋经济引领新一轮转型升级

  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吕祖善对此报以厚望。他认为这是缓解浙江资源环境要素制约、拓展发展空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将引领浙江经济在更高层次上再出发。

  浙江经济在上一轮发展中依靠民营经济和市场经济先发优势占得先机,然而,近年来诸如陆域发展空间狭小、传统产业上升空间有限等问题,也制约了浙江经济快速发展。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带队经过多次专题调研后认为,浙江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海洋生产力”将成为浙江经济新一轮快速发展的突破口。

  “十一五”时期,浙江省海洋经济增加值从1078亿元增加到3500亿元,占GDP比重从8%上升到13%;2010年沿海港口吞吐量7.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404万标箱,年均分别增长12%和20%,成为我国重要的原油、铁矿石、煤炭、粮食中转基地,特别是宁波—舟山港,吞吐量已经达到6.3亿吨,成为全球最大综合港、第六大集装箱干线港;滨海旅游、生物医药、能源等一批海洋新兴产业快速兴起。

  不过,吕祖善认为,浙江离海洋经济强省的要求还有不少距离,浙江将把国家战略需要与浙江特色优势结合起来,使浙江成为我国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海洋海岛开发开放改革示范区、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区、海陆协调发展示范区、海洋生态文明与清洁能源示范区。争取到2015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接近7000亿元,占全国海洋经济比重提高到15%,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30%以上,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强省。

  根据规划,浙江将打造“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平台、多个交易区、一批基地”构架,加快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加快建设宁波、舟山两个平台,和石油化工、铁矿石、煤炭、粮食、建材、工业原材料、船舶等七个交易区,以及一批储运、配送物流基地,努力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高水平建设我国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和“集散并重”的枢纽港。

  同时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也将大力推进。舟山是我国最大的群岛市,也是我国大陆唯一直接深入太平洋的战略要冲,“十二五”将进一步推进以舟山为主的海岛开发开放,重点将舟山打造为大宗商品国际物流基地、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和群岛型花园城市。

  浙江还将加快发展现代海洋产业。重点扶持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国家级海洋先进装备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基地、海水淡化技术装备制造基地、海洋能研究与开发基地、海洋休闲旅游目的地、大洋勘查技术与深海科学研究开发基地等,同时择优发展新型环保石化、船舶、汽车、造纸、钢铁等临港先进制造业,提升发展现代海洋渔业。

  转型升级浙商大有可为

  吕祖善透露,浙江近年来大力实施“省外浙商回归工程”,一大批优秀浙商回乡创业,带来了高技术含量的项目和高层次人才,有力地推动了浙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浙商回归也为企业自身拓宽了发展空间,实现了企业转型发展。下一步浙江将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双轮驱动。一方面,继续鼓励浙商开放发展,加快“走出去”步伐,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扩大海内外市场;另一方面,积极引导省外浙商反哺家乡,利用浙江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和投资创业的优越环境,迎接海外浙商回归兴业。

  吕祖善表示,“十二五”浙江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为浙商回归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浙江省政府也着眼构建省外浙商回归、优质项目引进、人才科技引进和要素资源引进“四位一体”的回归机制,还专门制定实施了浙商回归规划和相关服务政策,努力让他们发展得更好,只要他们发展好了,就会有更多的浙商主动回归,从而形成浙江人经济与浙江经济的良性互动、融合发展。(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齐彬】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