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代表委员为粮食增产建言:“饭碗”得靠自己端(2)

2011年03月08日 16:47 来源:农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粮食增收还要靠科技支撑

  从长远看,单纯依靠扩大面积、单项技术突破、大肥大水生产方式增加粮食产量的路子走不通,必须加快转变粮食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科技水平。政协委员对保障粮食安全中科技支撑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达成共识。

  九三学社中央建议,要强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尽快编制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规划,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加大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的支持,大力推进人才强农战略。探索建立高产创建、旱作节水、集中育秧、地膜覆盖等农业重大技术补贴政策,推广一批区域性稳产、增产、节本增效的重大技术,提高农民应用新技术水平。

  钱克明建议,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强化粮食生产科研联合攻关,加快重点领域的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出台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意见。整合种业科研推广力量,打造我国自己的航母级种业企业。

  此外,他还建议要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扩大创建规模,实行整乡整县整建制推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辐射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和测土配方施肥,加强职业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粮水平。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切实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

  改造中低产田可做大文章

  一方面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通过质量的提高来缓解数量不足的矛盾。

  “如将10%的中低产田改造成高产田使其单产提高10%,就相当于新增耕地1300万亩。”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种子协会秘书长李爱青介绍说,目前,我国高产田面积下降,中低产田比重扩大,施肥结构不合理,土壤营养比例严重失调,耕地污染日趋加剧。李爱青建议将耕地质量管理纳入政府的目标考核内容,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耕地质量建设的投入扶持力度,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实行耕地质量数字化的动态管理,建立和完善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充分发挥土肥科技在耕地质量建设中的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苍南县宜山镇宜一村党委书记杨成涛说,旱涝问题是制约粮食生产的突出问题,我国耕地质量低,全国中低产田占70%,有效灌溉面积只占48.6%。粮食主产区应抓住今年国家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充分挖掘粮食增产的潜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研究员黄鸿翔委员也认为,现在我们的粮食产量年产一万亿斤左右,可以支撑现在的人口规模。但若干年后,我们人口规模会进一步扩大,粮食需求也会扩大。扩大的需求从哪里来?最大的潜力在广大中低产田上。好的品种要在好的环境里生长。我们很多优良品种大范围推广时,产量平均也就是在试验田产量的50%多一点。就是因为土地质量不达标!

  充分发挥主产区的主导作用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根本在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关键在于构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核心在于调动各方面特别是农民的积极性。国家粮食主产区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主导力量。加快粮食主产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对全面调动粮食主产区大力发展农业、提高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和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来自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的山东省德州市委书记吴翠云代表说,从全国情况看,粮食主产区绝大多数是农业大区、工业小区、财政穷区。德州市是全国首个整建制实现“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斤”的地级市,2010年粮食总产占全省的17.2%,但经济总量和地方财政收入却分别只占全省的4.19%和2.65%,多年来,一直难以摆脱“吃饭财政”的窘境。当前,由于农民务工收入与务农收入差距越来越大,部分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积极性下降,出现了犁地层上升,土体结构恶化现象,基本农田土壤养分不平衡的问题不断加剧,基本农田保护和质量提升的任务日益加重。同时,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财政增收不明显,地方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的压力越来越大,粮食主产区上工业项目的欲望仍比较强烈,基层安心、专心、用心抓农业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当前,我国对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没有完全建立,难以持续调动地方政府主动抓粮的积极性。”钱克明说,从2005年开始,中央财政和各省财政对产粮大县实行奖励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粮大县财政困难,但没有根本解决主产区利益补偿问题。同时,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中央和地方分担比例不合理,涉农投入各项硬性配套投入较多,使得粮食主产区陷入“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的困境。

  吴翠云建议,在国家对农民进行直补的基础上,设立基本农田质量提升和保护专项基金,按“耕地占国土面积”和“基本农田占耕地面积”两个比例,通过中央财政实施转移支付扶持粮食主产区,专项用于基本农田的质量提升和保护。同时,要加大粮食主产区财政直接补贴力度。对列入国家粮食主产区的市县,以上述“两个比例”为依据,由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直接补贴,重点用于粮食主产区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等,确保粮食主产区在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的同时,在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上不低于工业主导区的平均水平。

  钱克明开出的“药方”是:建立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制定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全部取消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取消涉农投入地方配套;继续实施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完善增量补贴与粮食生产产量特别是商品量挂钩的补贴机制;建立主销区支持主产区粮食生产的机制,积极引导产区和销区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粮食购销协作关系。

  坚持农技推广的公益性

  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和农业商品生产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把一些农户从重复性的生产环节分离出来,从事某些专业性社会服务工作。粮食稳产增产,要坚持农技推广的公益性,也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连通“最后一公里”。

  李爱青说,目前最不安全的因素是有些农民不愿意种粮,认为一家一户种粮觉得收入不合算,不如外出打工去。我们要培养种粮大户,培养合作化企业,对种粮农户全程指导,提供保姆式服务。

  “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一方面要落实国务院文件,把农技推广队伍纳入财政预算;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和龙头企业,增强农业技术推广力量。”战树毅举例说,今年抗旱中,山东不少地方涌现出浇水专业服务队,对受旱农田统一浇水,统一镇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建议对这些社会化的服务组织,下一步要大力扶持:财政上按照覆盖的面积给予一定的补助,减轻农民的负担;技术上通过培训他们来增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张光强介绍说,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比较明显的特色,是科技专家的土洋结合,即由专家将农民技术骨干培养成“农民专家”,让农技推广随时随地。

  虽然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农业生产中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不足。但代表、委员们一致表示,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有强农惠农政策引导和科技的支撑,中国人民有信心不断创造粮食增产的奇迹,一定能够靠自己力量养活自己。(记者 冯雷 黄朝武 张丛 王瑜)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志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