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9日电 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今天上午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全国政协委员杨超发言时指出,自己给中国的养老产业算了算“账”,从三方面来看,发展养老产业不但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还能扩大社会就业,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
杨超说,自己给中国的养老产业算了算账:
——从“政治账”看,发展养老产业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据统计,200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67亿,占总人口的12.5%。预计2000—2025年老龄人口年均增速达3.3%,2020年约占总人口的18%,2050年占比将超过30%。这意味着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形成的“四二一”家庭结构,届时中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养老压力和挑战。解决养老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占社会1/3比重人群的和谐稳定,还会影响到家庭进而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从“民生账”看,发展养老产业能扩大社会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十二五”期间,每年城镇就业人口供给达2500万,如果按照经济增长8%的速度估算,实际能提供就业岗位1200万,存在1300万的就业缺口。养老产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据国外经验初步估算,2010年、2020年和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从业人员可能从2000万人增加到4000万人和7800万人,提高就业率约2%以上。如果按照老年人口与护理人员3:1的比例配备,仅此一项就能增加就业1000万人。因此,发展养老产业有助于提升社会整体就业水平。
——从“经济账”看,发展养老产业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养老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领域广、环境友好、健康可持续等特点,涉及看护护理、医疗康复、金融、旅游、文化等20多个行业,并对上下游产业如建筑、钢材、水泥、机械等有明显的带动效应。
杨超指出,目前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存在着作坊式、规模小、服务差、配套弱、投入少、无标准、缺监管等问题。要推进养老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就此,杨超提出四点建议:引导长期性资金投资养老社区建设;加大对养老产业的监管力度;根据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差异,尽快研究并出台养老产业的准入标准、养老社区的建设标准、运营管理标准和动态评估机制,保障养老产业科学规范有序发展;给予适当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