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问诊城市“出行难” 代表委员谋划“堵城突围”
中新社记者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私车数量的迅猛增长,交通拥堵已成为困扰中国各大城市的一个顽疾。尽管不少城市依据自身特点相继出台治堵措施,但拥堵时段增长、拥堵路段增加的频繁上演,使“出行难”依旧在各地不断上演。
正在此间参会的十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接受了记者采访,就如何遏制城市交通拥堵建言献策,共谋“堵城突围”。
在治理交通拥堵上,不管上海车牌“拍卖”,还是北京“摇号”以及广州、深圳刚刚出台的措施,都是在“限字诀”上下功夫。
谈及这种限购、限号出行的政策,全国人大代表李大开表示非常理解北京等城市出台的“摇号购车”等限购政策。他说,城市道路增长速度永远也不可能赶上机动车增速,这在全世界都是个难题,限购限行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工认为,北京刚刚出台的一系列治堵措施,效果显现尚需一个过程,下一步还要继续通过调控手段解决交通拥堵,对车辆总量进行适度调控,通过收取停车费用,适度提高用车成本等来解决“出行难”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监察局副局长杜黎明则将目光投向了目前数量庞大的公务车。他建议,要建立刚性财政预算约束的公务用车管理体系,以预算管理实现公务车的总量控制。
相比起主张以“限”为解决交通拥堵根本措施的主张,更多的代表和委员则以“疏”作“药引”为城市“出行难”开出了处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总裁杨超认为,不适宜采用“摇号购车”等行政手段限制购车,因为这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拥堵难题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源于车辆迅猛的增长。他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实现私人交通向公共交通的回归。
全国人大代表吴倩同样建议,政府要提供政策支持并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公共交通的用地、路权的优先权,拓展公交线网,扩大服务范围,提高公共交通设施的舒适性和便捷性,使公交成为城市人们出行的一个主导、首选。
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公路勘察设计院院长施耀忠则对发展公路交通提出四个“优先”:一是财政优先,给予更多补贴;二是公交用地优先;三是路权优先;四是信号配置优先,交通管理逐步规范。
关于规范交通管理,全国人大代表曾庆洪认为,要加强智能管理,现代信息管理。哪里堵车,交通怎么样,司机可以通过手机和车载终端获取这方面的信息,从而选择出行路线,从而避免交通拥堵。
而在全国人大代表许振超看来,公交路线规划的随意性、公交枢纽建设的不科学造成的城市公交运力不足,是导致交通拥堵的重要因素。“公交线路、站点的设置必须要经过论证调研,要充分考虑车流流向,而不能靠拍脑袋来决定。”许振超说。
全国人大代表、临沂市规划局副局长王启成同样认为,要对道路、交通辅助设施及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进行超前规划,配套完整,甚至还要考虑到50年甚至100年后的承载能力。
对于科学规划交通,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建议,要借鉴纽约、东京等地经验,在完善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尽快建成蛛网状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这样人们自然会选择合适的通行方式。(中新社记者郭金超、闻育旻、阮煜琳、尹力参与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