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题:反腐任重道远 代表委员建言治“顽疾”
中新社记者
每年“两会”期间,关于打击贪腐的议题总会吸引着社会各界的关注。各路媒体期待着官方拿出有效的手段治顽疾,而中国高层亦纷纷表态:在这个问题上绝不能手软。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11日在此间说,2010年各级法院全年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27751件,判处罪犯28652人,同比分别上升7.10%和9.25%。
两项数字大幅同比上升,正在此间参会的十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表示,这意味着官方打击腐败的力度逐步加大,将隐藏多年的案件挖出来,是个好景象。不过也有人坦言,这样的数字足以给人惊醒,反腐工作依然没有退路。
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说:“反腐败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去年至今有多位省部级高官落马,说明党和政府在反腐败上敢抓敢办,有决心有行动。”
而全国人大代表、来自内蒙古的李荣禧说,“今天报告体现出的数字,可能会让人感觉到振奋人心,看到了官方确实在努力。同时还能给社会上漂浮着的不良风气,给予净化。”
全国人大代表、来自辽宁的谭文华表示,贿赂案件上升,也警示给普通民众,发生在身边的腐败依然足以致命。“还是要加强舆论监督,给腐败案件予以曝光,对未来抑制腐败能起到更大的威慑,但关键是要公平和正义”。
“网络监督不仅快速便捷,而且与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的并存与互动,已经成为民主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赤峰市市委书记王中和说,这种全新而有效的监督形式已经得到很多地方纪检监察部门的重视,并纳入到反腐实际行动和机制中。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宿迁市市长缪瑞林说,网络监督取得实效往往经历“发帖-热点-介入调查-官员落马”的过程,这是网络反应快、影响大、参与面广等独特优势决定的。由网络监督延伸到体制内监督成为一些腐败官员们谈网色变的真正原因。
也有不少代表、委员认为,在惩治腐败的同时,重视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更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俞金尧建议,应尽快推行公务员财产申报或财产公开制度,严防腐败对公务员的渗透。
“还应对公职人员特别是对厅级干部出国考察附加更为严格的审批条件。”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简少玉说,要建立预警机制和工作机制,通过统计、分析和研究腐败分子外逃或资产转移的情况,掌握贪官外逃的信息和动态,制定预防措施;还要建立官员配偶子女出国留学、定居报告和备案制度。(完)
(中新社记者张子扬 尹力 柴燕菲参与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