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厉以宁:中国实现“城乡一体化”至少还需20年

2011年03月13日 21: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 赵建华)拥有大量劳动力的同时,中国却时常出现“招工难”。对此,中国的知名经济学家建议,加快农业现代化、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推动城乡一体化。

  中国企业“招工难”已导致用工成本上升。全国政协常委、知名经济学家厉以宁13日在北京表示,企业用工成本上升是合理的、不可避免的,中国廉价劳动力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用工成本上升是发生在生活费提高之后,它是刚性的。如今,企业招工时,除了工资还要提供一些福利。中国虽然还没有到高价劳动力时代,但想回到过去的廉价劳动力时代是不可能的。

  厉以宁认为,用工成本的上升,会令企业加快转型。此外,工资已不再是新一代农民工考虑的唯一条件。许多人在打工的同时,还想学到技术。他认为,有必要实现经济转型:调整升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放在首位;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技术人员、研发人员和熟练技工的比重。但转型的同时,中国还需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推动城乡一体化。

  厉以宁指出,中国完成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至少还要花20年的时间。

  城乡一体化是战略核心

  中国社科院13日发布的城乡统筹蓝皮书指出,不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不仅阻碍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还会使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农民工”不得不徘徊在城乡之间。通过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如果农民的近期利益和长期利益都能增加,社会将更加稳定;农民收入提高后,将促进内需增长,这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同日,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表示,城乡一体化是中国未来经济改革、发展的战略核心。“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已指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李扬认为,应该注意土地和人口的问题。他说,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如果土地、人口等问题处理好了,就会国泰民安;如果处理不好,就社会动荡。

  土地对农民来说,即是收入的来源,也是社会保障的依托。中国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刚刚起步,在城市失业的农民只好返回农村。如果农村的承包土地已经流转出去、又没建立相应的社保制度,他们将成为无地、无业、无社会保障的“三无”农民。社科院的蓝皮书表示,这是令人担忧之处。

  创造充足就业机会

  蓝皮书认为,中国经济保持9%左右的增长率,才不会产生失业严重化的现象。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进入城市,但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却是有限的。没有高经济增长率,就业压力将很大;就业问题难以缓解,城乡一体化进程必然会放慢。

  但持续的高增长,又会带来较大风险:资源消耗率居高不下,环境遭到破坏的趋势未能扭转;投资需求过大,要素价格上升,由此将引发通胀;忽略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很可能引发某些行业产能过剩,导致经济波动、下滑;银行放贷中的坏账比例上升。

  蓝皮书认为,城乡一体化改革最难的环节,不在于农村土地流转、宅基地置换、户籍制度改革,而在于城市能否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以吸纳农民工。(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齐彬】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