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三千子弟兵云南盈江大救援:震后2分钟即投入行动(2)

2011年03月17日 09:34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武警云南省总队医院保山分院放射科主任罗应生——

    一家3口的医疗队

  “老乡,疼不疼?我要给你的伤口消炎、上药了,如果不舒服就说一声。”3月15日,位于震中的盈江县委广场安置点,武警云南省总队医院保山分院放射科主任罗应生、武警保山市支队卫生队队长郭云花和他们的女儿、实习护士罗晓嫚,正在为震区群众巡诊。地震发生以来,他们一家3口昼夜忙碌在救援现场,震区群众亲切地称他们是“一家3口医疗队”。

  盈江县地震发生后,他们一家3口主动请战,随救灾部队第一时间赶到灾区,迅速展开医疗救护工作。71岁的勐町村村民金波冯,头部在地震时被屋顶砖瓦砸中后划开一条5厘米长的伤口,血流不止,幸好被罗应生发现,及时为他缝了5针。几天来,他每天来为金波冯换药,老人的伤口目前已基本愈合。

  在伤员较多的盈江县银湖公园安置点,罗应生携带医疗放射仪器昼夜为重伤者拍片子、疗骨伤,罗晓嫚则在一旁跑前忙后,为轻伤者清洗消毒和包扎患处、发放药品。另一处安置点,郭云花走进一顶顶帐篷,为伤病者和受到惊吓的群众展开心理健康服务。

  这几天,一家3口医疗小分队先后为灾区救治伤病员186人次,为76人进行心理咨询和健康诊疗服务。(邹清明 李善明 郭海涌)

  已确定转业的盈江县人武部部长邝云亮——

    夜行千里归队救灾

  夜行千里,急赴震区。连日来,已确定今年转业的盈江县人武部部长邝云亮全力抢险救灾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3月15日一大早,记者巧遇邝云亮,只见他带领党员突击队准备出发前往盈江县蓝天幼儿园清理废墟和搭建帐篷。

  地震时,邝云亮已经到了昆明,准备回老家联系转业安置事宜。得知盈江发生地震,他当即决定返回震区救灾。当晚没有航班,他乘坐地方客车连夜赶回盈江。在拥挤的客车上,邝云亮用手机与人武部政委及地方政府领导商议组织民兵抢险救灾。700余公里行程,邝云亮打了40多个电话。

  3月11日凌晨,经过12个小时夜行,邝云亮赶回盈江震区,立即投入抢险救灾。他火速来到灾情最重的平原镇四明村,与民兵一起抢救转移群众。上午7时20分,发现两个小孩跑进一幢危房,他立即冲进房内,一手一个将两名孩子抱出来。

  除了组织民兵深入各受灾点救灾,邝云亮还积极协调各路救灾部队准确、快速行动。地震发生以来,邝云亮带领官兵抢救、转移群众560余人,搬运、发放救灾物资910多吨,为群众搭建帐篷230多顶。(黄建华 孙启元)

  你的突击把希望托起

  灾害无情人有情,危难又见子弟兵。

  这是多么令人震撼的一幕:云南盈江地震发生后,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快速出击、奋力救援……危难之际,又见军人本色。

  这是多么温暖人心的壮举:危急关头,一副副坚实的臂膀托起生命的希望;困境绝地,一个个迷彩的身影点燃了抗争的信心……解放军来了人心定,闪光的军徽就是力量。

  “洪浪涌来的时候,我看见了你;天塌地陷的时候,我看见了你。你用你的突击把希望托起,你不朽的身躯,化作一个民族的挺立。”一位资深记者用这样的诗句歌颂人民军队。

  在战火硝烟的年代,为了人民的安宁和幸福,人民军队凯歌高奏,从胜利走向胜利;远去了鼓角铮鸣,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战场上,为了人民的安危和利益,人民军队慨然担当,创造了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无法复制的奇迹”。

  震灾洪灾,火情疫情,都是人民子弟兵出征的号令。每当灾害骤降,父老乡亲都望眼欲穿地期待着这支队伍;每当危难出现,人民子弟兵的脉管里总激荡着心心相念的情怀。“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为了谁”。那一幅幅舍生忘死、冲锋陷阵的画面,那一幕幕心手相连、共御天灾的场景,永远定格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一位哲人说,伟大的行为必然源于一以贯之的高尚追求,英雄的壮举必然有辉煌的精神底蕴作为向导。

  人民军队为了人民利益一往无前、一无所惜的精神底蕴在哪里?在我军的性质宗旨里可以找到答案,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真谛里可以找到答案,在“最可爱的人”的独特称谓里同样可以找到答案。

  新闻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魏巍,生前目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社会思潮和价值嬗变,曾经大声疾呼:“岂不知当今世界上,为人民服务就是最新最美的世界观,比起形形色色发霉的陈旧的世界观,它一如早晨的太阳一般光彩夺目。一个政党、一支军队、一个人,只有奉行这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做出对人民有益的事,也才能受到人民的真心拥护。”

  在人民子弟兵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比“人民”更重要,没有什么比“为人民服务”更有意义,因为我们拥有“最新最美的世界观”。(辛士红)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