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到来之际,上海市殡葬服务部门陆续推出多项举措,通过控制价格、推行公益、加强关爱等方式,实现惠民服务覆盖“殡”和“葬”的各阶段。
清明节前夕,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联合上海多家殡葬服务单位,制订了《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关于无子女家庭和孤寡老人身后关怀的暂行办法》,上海无子女家庭和孤寡老人可以作为委托人,自主选择相关殡葬服务单位来操办“身后”的殡仪服务,签订委托合同后锁定服务价格。
考虑委托人可能在与委托单位签订合同多年后去世,届时的殡仪费用可能会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而上涨,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还成立了“无子女家庭和孤寡老人身后关爱专项基金”,由上海市民帮困互助基金会管理,用于弥补超出委托书锁定价格的差价。
在解决“葬不起”方面,上海新推出的惠民举措亦颇具成效。3月20日,上海首家公益性大型节地生态墓区在上海福寿园海港陵园启用,占地3.3万平方米,拟计划安置10万墓穴。由于该墓区的公益性质,每位安葬者收费980元,上海各区县特困对象凭所在地民政局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还可实行费用部分减免或全免。
上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处长吕春玲表示,公益墓区作为一项惠民举措,既可以服务部分困难群体,客观上也能满足节约和保护土地资源的需求。上海在实行公墓市场化改革以后,逐渐对经营性墓区提出了承担社会公益服务的要求,并于2009年开始实施上海全市经营性公墓配置2.5万平方米规模公益用地的“两万五工程”,向上海户籍低保家庭成员、支出型贫困人员、优抚对象等人群提供免费或低价的墓穴。
此外,上海还实行海葬补贴制度,从2003年起对选择海葬的对象进行补贴,标贴标准已从最初的每位150元提高到如今的400元。(罗争光 顾洋)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