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表示,广东将试点从中小学开始女性教育,新规划预计今年三季度颁布实施。网友提出,有女孩子因减肥饿死,有人傍大款当三陪,这是女性教育的缺失。(3月29日《广州日报》)
女性教育的范围很广,涵盖价值认同、道德伦理、人格独立,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其核心是“如何做人”。必须承认,在当前一些女性独立意识不够、价值观念沉沦、道德水平滑坡、人格精神颓废的情况下;在有芙蓉姐姐之类的畸形作秀、有女孩子求美减肥而饿死、有女大学生、研究生愿意“傍大款”甚至当“三陪小姐”的语境下,女性教育是对问题的重视,具有对道德回归和人格重塑之义。
通过女性教育,可以培养一大批人格独立,个性张扬的女性。虽然解决不了全部问题,但“宁做二奶,不嫁穷人”的反道德之声就会更加减少,至少因女性廉耻感增强而有所趋弱。但是,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不宜只针对某个群体。基于女性人格的诸多问题进行强化,本无可厚非,但单方面的强化却忽略了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教育是基于个人认知,也就是首先要解决内因问题;但其外因也不应忽视。二是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实际,没有对男性,对整个社会的道德、价值、人格等教育,则女性教育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女性现在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于内来说,女性道德修为不够,导致价值观走形,人格异化,追求功利;于外来说,社会环境的影响和需求,是导致女性人格变异的诱因。假若,没有男人世界的认同,二奶就没有市场;没有男性的堕落,傍大款也就没有了利益。比之于女性潜意识的人格认同,社会对逆道德的行为,却呈现了分裂之势,“笑贪不笑娼”的社会价值,起着对个体价值最大化误导。若淑女不再是一种资本而是一种笑料的时候,谁又会视淑女为追求的目标?
教育的本质是如何做人,前提是教育必须基于人人平等,如果仅因为女性的人格问题而强化先入为主的偏见,容易片面夸大局部而忽略全局。于现实而讲,女性教育诚然迫切,但男性教育和整个社会教育却更时不我待。教育是一个十分繁杂的系统工程,在解决“教什么”的时候,更要着力解决“对谁教”、“怎么教”的问题。女性教育在这三方面,都没有着眼于社会整体,所存在的缺陷就显而易见。道德教育必须基于全体成员,一个追求女性都高尚无比,男性却不断退化的社会,教育难以健全实现。(堂吉伟德)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