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18亿建体育中心,市民不理解却难改政府雄心——
一座中小城市为何要建奥林匹克大公园
从安徽省淮南市中心驱车往南,沿淮河大道穿过舜耕山隧道,一个接着一个工地立刻扑面而来,形形色色的高档楼盘广告密布在路边,令人目不暇接。汽车继续行驶七八公里后,路东的一块巨幅广告更引人瞩目,广告牌上画着的正是淮南奥林匹克公园。虽然它现在仍是一块工地,但近一段时间,这座体育中心以四座球形体育场馆和一栋乒乓球造型大厦的设计方案在国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过,除了造型新奇之外,人们更关心它能取得的社会效益能否与高昂的建设投入成正比。
想建一座一眼就能记住的地标性建筑
4月1日上午,淮南市体育局局长金昶在他位于淮南市体育场的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不及说明,记者的来意就被金昶猜到了——近一段时间,淮南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方案着实让这座城市在媒体上火了一把。而扩大淮南的知名度,也确实是当地采纳奥林匹克公园现在这一设计方案的初衷。金昶表示:“为什么全国的体育场馆都要建成一个样?我们就希望,以后人们一看到我们的场馆就能想到这是在淮南。”
淮南奥林匹克公园由橄榄球、排球、足球和篮球4种不同造型的体育场馆组成,配套设施还包括1栋乒乓球拍造型的五星级酒店,总投资约18亿元,其中4个体育场馆的投资为15亿元。金昶特意强调,奥林匹克公园的体育场馆设施属于公共产品,由政府投资,而乒乓球造型的五星级酒店属于商业项目,政府只进行招商引资,不会直接投资建设。
依照规划,橄榄球造型的体育场可容纳观众4万多人,其余3个体育馆分别为可容纳观众6000人的综合体育馆、可容纳观众3000人的游泳跳水馆和1座全民健身馆。
以总计18亿元的概算看,淮南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投入不仅在安徽,在整个华东地区也位居前列。公开资料显示,近几年建成的合肥奥体中心的投入为15亿元,而当年作为第十届全运会主体育场的南京奥体中心的投入为21亿元。
尽管拥有这样一个造型新颖、功能齐备的体育中心,有助于淮南的城市升级和知名度的提升,但大型体育场馆的后续维护却是一笔巨大的开销。从目前国内相同规模的体育中心的维护费用看,在建成奥林匹克公园后,淮南今后每年用于维护的费用也将达到数千万元。
对此,金昶表示,淮南已经与中体产业集团达成了合作协议,奥林匹克公园建成后将由中体集团经营20年,在这20年里,奥林匹克公园的所有运营和维护投入均由中体集团承担。至于20年后奥林匹克公园被政府收回时的运营问题,金昶则表示:“我们也会派人学习中体集团的经营方式,20年后,我们应该可以学到比较成熟的运营经验。同时,经过培育,届时体育场馆的经营市场也会更加成熟和完善。”
市民并不认可政府的“标新立异”
不过,对于淮南这样一座高度依赖煤炭资源、体育产业尚不发达的中小城市而言,即使请来专业体育运营公司进行运作,也很难让人相信这座耗资巨大的体育中心能被物尽其用,也正因此,连不少淮南市民都担心,建设中的奥林匹克公园最终将成为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
一位李姓市民对记者说:“淮南没必要建这样一座体育中心。这么多年来,淮南从未举办过世界大赛,如果只是举办省级或一些冷门项目的比赛,少花一些钱,建一座普通的体育中心就足够用了。”
但在金昶看来,中体集团以自己的资源优势,一定能为淮南引来国家级或国际级比赛。但他也承认,像淮南奥林匹克公园这种规模的体育中心,未来需要的高质量赛事不会是少数,每年没有足够数量的赛事做支撑,这么大的体育中心也是难以维持生计的。
“这座体育中心也不仅仅用于举办比赛”,金昶又说出了淮南奥林匹克公园的另一项功用——“它也将成为公众休闲和健身的去处。”金昶表示,奥林匹克公园是正在建设的淮南市山南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随着新区投入使用和大量人口迁入新区,这里的老百姓不能没有体育场馆使用。
但一些淮南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并不认同金昶的说法。一位张姓市民表示:“山南新区建成后,除了政府工作人员外,能有多少淮南人搬过去住还是个疑问。那边的房价已高过老城区,像我这样的普通老百姓是没有能力去买新区的房子的。如果人都不在那边住,还谈什么使用奥林匹克公园呢?我去一次要十多公里,偶尔过去看个新鲜还有可能。”
另一位陈姓市民则直言,淮南与其花这么大代价建这样一个标新立异的体育中心,倒不如把这些钱投入到完善居民小区体育设施上,“老百姓身边的体育设施奇缺,很多小区甚至没有任何体育设施。”这位陈姓市民带着记者参观了他所居住的位于淮南市洞山中路的某小区,记者看到,这座高档小区由七八栋小高层组成,小区里干净卫生、环境优美,美中不足的就是没有任何体育设施。陈姓市民表示:“自己除了在小区里散步,没办法进行其他健身活动,距离小区最近的公共体育设施就是市体育中心,大约有两公里距离,步行过去要半个多小时。”
有钱造体育中心却无力建社区体育设施
谈到体育设施进社区的问题,金昶也有难处。“我们倒是想让体育设施进社区,但没有地方啊。”金昶说,“现在住宅小区都是由开发商来建,小区里有没有体育场地并不受我们左右,我们现在只能见缝插针地在小区里建一些健身路径,有的小区还不让我们建。”
在解决城市居民体育健身设施欠缺的问题上,金昶表示,淮南市的做法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新城区住宅小区的建设中,规划了体育设施用地,一般是健身路径或是小广场;另一方面就是建造大型的公共体育设施,比如淮南奥林匹克公园。不过,在规划面积达60平方公里的山南新区,目前仅有奥林匹克公园这一座大型公共体育设施。
即使是健身路径和小广场,实际上也不能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少淮南市民都表示,希望居民小区里有篮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等适合中青年和青少年活动的体育设施,因为健身路径和小广场通常只能满足中老年市民的健身需求。而建设住宅小区里的篮球、羽毛球和乒乓球设施,显然需要政府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投入更大的力量,但政府在这方面既缺意识又缺钱。
据金昶介绍,目前淮南所有公共体育设施都是以较低的价格向市民开放,政府必须对这些体育设施的日常维护予以补贴。比如,淮南市游泳馆每年的门票收入只有40多万元,但每年仅燃煤供热一项就需要50多万元。这些公共体育设施如果没有政府补贴,是很难维持运转的。记者在淮南采访期间,该市一座新的游泳馆恰好建成。金昶说,体育局方面并不希望这座新游泳馆对外开放,因为一旦开放就意味着体育局每年又将增加一大笔用于补贴的开销。
目前,遍布中国城市的健身路径,其建设费用都由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并非政府投入。除去这些健身路径,地方政府真正用于改善全民健身条件的投入就显得非常有限。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副司长刘国永不久前向记者表示:“不少地方政府还把用于修建健身路径的体育彩票公益金,当作政府在全民健身上的投入,这更显现出政府在改善全民健身条件上的投入不足。”
实际上,就淮南市民的意愿来说,是选择一座特立独行、投资巨大的奥林匹克公园,还是选择遍布自己身边的体育设施,答案显而易见。
本报淮南4月2日电 记者 慈鑫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