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官员微博成官民沟通平台 评论称不应是个人秀场

2011年04月07日 09:04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官员微博不是自说自话的舞台,更应该注意对民意的尊重和倾听,一方面解疑释惑,一方面征言纳谏

  据4月4日新华社报道,浙江省委党校最近将“微博与领导工作”列入官员脱产学习班的必修课。去年下半年,北京市委党校开始为一些干部补习包括微博和MSN在内的新媒体技能。浙江省委党校一位副校长说,“对领导的培训,总是根据形势发展,缺什么补什么。微博就是现在最需要补课的新生事物。”

  有人称2010年为“中国微博元年”,网友们形象地描述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家万户微博开”。截至2011年2月,仅新浪微博的数量已达1.5亿。根据易观国际去年底发布的一项报告称,2012年中国微博注册用户有望达到2.4亿。微博已经成为不少人生活的一部分,而其重要的功能之一便是每一个用户都成了信息发布者,同时也通过转发、评论别人的微博成为信息传播者。在去年的一系列重大公共事件中,微博充当了信息源头和凝聚公共意见的舆论场。随着微博的红火,一些官员和政府机关也开始了自己的“微”生活,有的还赢得了不少粉丝的关注。

  官员如何经营自己的微博?能否完全抛开身份而回归一个纯粹的普通人?如何让官员微博发挥更大的效用?这些内容相信在有关部门开设的微博课程中都会有所涉猎。

  对普通人而言,微博更多地是一种娱乐,虽然也不乏对热点公共事件的关注、点评,但总体而言,个人色彩更浓。而官员因其更大的话语权和对相关信息的占有,便决定了其微博不仅是个人的舞台,对官员微博的角色和功能定位,公众有着更高期待。

  首先,期待官员微博成为官民沟通交流的平台。官员微博不是自说自话的舞台,更应该注意对民意的尊重和倾听,一方面解疑释惑,一方面征言纳谏。至今,在一些地方,百姓找政府部门办事,依然不时会遭遇“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公众期待有了微博这一便捷通道,可以与官员在第一时间就民生问题沟通、交流。这无疑便于官员及时了解民情。而对网民意见的征集、整理、研究,也有助民主、科学决策。这一点,从今年地方和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与网民的微博互动上,可见一斑。

  其次,期待官员微博成为权威信息的发布平台。通常,官员对一些公共信息的掌握比百姓多,更了解真相,或者说更容易接近真相,如果不涉及国家秘密,应尽可能地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及时发布权威信息,避免公众被以讹传讹的流言蜚语误导。比如,在此次日本核泄漏引发的抢盐风波中,一些官员微博便发挥了重要作用。3月16日晚,一名网友在微博上向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爆料:“现在全省在哄抢食盐,请省领导关注”。数分钟后,该部长以及浙江省一位副省长和杭州市卫生局长相继在微博上回应,告诉网民核辐射监测结果、食盐供应充足、碘盐无助抗辐射等信息,这些“安民告示”在短短数小时内被转发了数千条,足见官员微博发布权威信息的重要。

  再次,期待官员微博成为活跃且不刻板的微博。“活跃”是针对一些官员虽开通了微博,但从不发微博,从不参与任何一个话题的讨论,甚至由秘书等人代为打理的现象而言。而“不刻板”是希望官员能放下官架,少一些“官”话,多一些“人”话,少一些盛气凌人,多一些平易近人。官员微博并不一定所有内容都与工作有关,一些充满个人色彩的言论、视频完全可以发表出来,这也有利于公众全方位地了解官员,进而有助于更好地沟通和交流。

  微博刷新了官民沟通的方式。官员开微博,不应视为一种赶时髦,它不是单纯的个人的秀场和舞台。开好微博,既需要舆情应对、舆论引导的技术和技巧,同时更需要具备接受监督、倾听民意、改进工作的诚意。能否通过微博积累声誉和公信力,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官员与时俱进的能力。(林 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