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武汉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在全市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治庸提能、治懒增效、治散聚力,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努力将武汉建设成全国发展软环境最优城市。“所谓责任风暴,决不是搞形式、走过场,刮一阵风就完了。必须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全市上上下下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干部。”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说,“责任风暴、治庸计划”,将贯穿于推进武汉市跨越式发展的全过程。
实施治庸计划
重点诊治十大“官场病”
阮成发说,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干部是第一要素,作风是第一保障。当前,武汉市干部队伍作风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庸、懒、散等问题。
武汉市“责任风暴”、“治庸计划”,重点解决10个方面的问题:得过且过;工作推进不力;创新能力不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业绩平庸;谋人不谋事;纪律涣散;贪图享受;“走读”现象严重。
凡有上述10种行为之一者,视情节轻重、影响程度,分别给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不予提拔、岗位调整、降职或免职处理。被诫勉谈话或受到通报批评的,当年不得参加评优评先,一年内不得提拔使用;是后备干部的,取消后备干部资格。
掀起责任风暴
建立有责必究的“买单制”
实施“责任风暴”,主要包括四项内容:在全市公务员中广泛开展爱岗敬业教育;将每个岗位的责任具体化;建立科学的层次清晰的责任体系;严格责任追究,赏罚分明,建立明确的“买单制”。“买单制”,就是对不负责任、失职渎职者进行处罚。对落后单位将亮“黄牌”,连续两年“黄牌”,主要负责人将被免职。
解决干部“走读”问题
建委领导须定期工地办公
阮成发指出,当前要特别提倡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的良好风气。“有的干部常年‘走读’,村级干部住乡镇,乡镇干部住城区,远城区干部住中心城区,根子不在基层,很难与群众打成一片;有的干部习惯于‘炮打隔山子’,习惯于在办公室里做决策,没有或缺乏现场感。”
阮成发要求,要通过建章立制,使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领导干部“走读”问题,必须下决心解决。远城区干部要吃住在当地,家在中心城区的,一般一周回家一次;城管局的领导要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马路上;建委的领导必须定期在工地办公。
干不好就“交枪”
消除干部“第三种状态”
“以业绩论英雄,无功就是过。”阮成发说,实施“治庸计划”,关键在于消除干部队伍工作中表现的“第三种状态”,即干不好又不交“枪”;占着职务岗位不作为;自己做不好,又不让别人做。今后,通过实施“治庸计划”,要让干部只有两种选择,即干好或者交“枪”,没有第三种选择。
具体来说,就是坚持事业需要的选人用人原则,完善“庸者下、能者上”的选人用人机制,更加注重在基层培养和选拔干部,着力营造良好的干事文化。
精简会议、改进会风
提倡领导即席讲话
“少开会,开短会。”会上透露,武汉市将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改进会风,以提高机关效能。提倡领导开会“讲短话”、“即席讲话”。
武汉将对会议实行计划管理,凡可以电话沟通等方式解决问题的,一律不召开会议;能一次性传达部署到基层的会议,不层层开会;严格控制各类纪念会、庆祝会、表彰会等。除会议同意发放的文件、材料外,不得再发放各种参考资料、宣传材料、画册邮册及其它纪念品等;会场的布置等要讲求实用,节约开支。
武汉改进会风还要求“少讲话,讲短话”,并提倡领导“即席讲话”。其中要求,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在全市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一般不超过8000字;在其它会议上的讲话稿,一般不超过5000字。
武汉打造一流政务环境
楚天都市报讯 “要以政务环境最优的城市为标杆,别人能减的,我们一定要减。”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说,武汉将实施“三减”,打造全国一流的政务环境,实现审批事项最少、程序最便捷、收费最低、效率最高。“三减”,就是减程序、减时限、减费用。审批项目上,凡省以下自行设置的审批项目一律废止。收费项目上,凡省以下自行设置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省以上的按下限收取。工本费等一般性的收费项目,由政府“买单”。确需保留的审批和收费项目,须经市长审定同意。今后发现一例自行出台的审批项目和收费项目,主要责任人一律免职。
目前,武汉市保留行政审批事项232大项,其中27个大项下面还衍生有213个子项,而成都只有107项。审批时限上,如“内资企业设立登记”这一项,成都承诺时限是5个工作日,杭州是3—5个工作日,而武汉目前是25个工作日。
武汉市将每半年集中推进一批重点领域的审批制度改革,努力使投资环境一年大变样,三年实现根本改善。(楚天都市报 记者陈凌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