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铁路“促销”引关注 旅客更盼高铁市场化调节

2011年04月07日 16:2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铁路“促销”引关注 旅客更盼高铁市场化调节

  卧铺短途打折,价格低于动车和高铁会不会有市场?记者采访发现,受访旅客大部分表示欢迎卧铺打折,愿意选择打折卧铺节省出行成本,但更期盼高铁和动车采取灵活的市场化管理,通过打折、促销等手段,缓解价格上的“供给超前”。

  卧铺“有限”打折旅客满不满意?

  “不赶时间的情况下坐普快最省钱,如果买不到硬座,买打折卧铺票也划算。”在上海火车站购买上海往返南京的火车票的李婧告诉记者,“我每个月都要在沪宁线上往返两次,多了打折卧铺票这个选择可以省点钱。”

  打折卧铺票是郑州铁路局推出的淡季“促销”手段。根据郑州铁路局的通知,从3月25日到6月30日期间(4月30日至5月3日除外),郑州铁路局始发和终到的部分直通列车,将在运行区段末端实行短途卧铺折扣价。

  比如,K736次列车的南京至上海段就在打折范围内,硬卧为101元,折后为74元,软卧为147元,折后为121元,价格分别低于动车和高铁的二等座。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旅客对打折卧铺票表示欢迎,但实际上能享受到打折的旅客并不多。在符合打折条件的45趟车中,沪宁线上只有3趟,分别是南京至上海段和常州至上海段。沪宁线的其他车次属于其他铁路局管理,则出现同样的车程、同样的时间,却不能同样打折的现象。

  在上海火车站购票的顾晨潇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学生,平均每周都要在无锡和上海之间往返一次,得知卧铺能打折的消息,他说:“如果其他短途路段也能打折就好了,无锡就在上海和南京的中间,如果也可以打折就能省不少钱。”

  毕竟,能享受卧铺打折待遇的车次太少,沪宁线上供给最多的是动车和高铁。清明节出行,旅客反映普通车次很难买到,只能选择高铁或动车,相比于普通列车,动车和高铁打折的呼声更高。

  火车票不应是“铁板一块”

  出行淡季,有机票打折;服装过季,有换季打折;公交出行还有月票打折……火车票也不应是“一口价”,出行旺季可以全价票,出行淡季也可以薄利多销。

  我国铁路系统此前也进行过多次价格调整。比如,在1998年、2002年、2009年,铁路部门都进行过一定程度的打折。但专家认为,这样的打折还跟不上交通出行的市场化进程,价格调节的市场灵敏度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我国高速铁路网逐步完善的当今,面对伴随着高时速而来的高票价,高铁更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吸引客流。

  比如,在台湾,为了减少亏损,台湾高铁在淡季推出“买5张送1张”等方式打折,打折力度有时甚至会高达5折,在灵活的市场调节下效益得到提升。

  在国外,高铁促销手段则更加灵活,推出周末票、月票、周票、老年票、学生票等多元化的车票设计,以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日本新干线还出售相当于我国铁路“站票”的“自由席”,“自由席”的票价就比座位票便宜,这也是一种打折手段,对我国高铁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近年来,我国铁路市场化管理有一些创新,这些方式不仅满足市场需求,又起到吸引旅客的作用,是铁路市场化运营的有益尝试。比如,沪港、京港线采取了灵活的打折措施以保证客流量。

  市场化调节让更多人分享高铁文明

  根据市场需求,将火车票的价格进行灵活调整是值得鼓励的。“尽管短途的卧铺打折并不是旅客最感兴趣的,但这对于铁路价格市场化管理而言开了一个好头。” 同济大学教授孙章说。

  高铁运行更应当引入市场机制。高铁上座率不足时可以参照航空出行进行打折,不仅不浪费运能,也能让更多百姓实实在在享受高铁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

  “高铁文明应该得到更多人的共享,但现在的价格水平相对于居民收入水平而言是超前的,要减小这个‘剪刀差’,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打折,通过打折提高上座率,减少运能浪费。”孙章说,“接下来,京沪高铁的定价也要考虑到旅客的承受能力,毕竟,高铁也是大众化的出行工具,是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手段。”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石磊教授认为:“毕竟大部分通过铁路出行的人还是工薪阶层,如果减少普通快车,大量增加高铁、动车,价格还是比较高的。铁路设施大部分是国家投资,国家投资就是纳税人投资。纳税人将公共资金投入这类建设,铁路本身就不应再追求最大化利润,而应在适当盈利的基础上保持铁路服务的高质量。”

  石磊说:“铁路运营可以依据客源、季节情况适当作出调节。而行业管制问题上,铁路不能过度市场化,管理部门要起到应有的作用。”(贾远琨 周蕊 龚文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