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口4月10日电 题:博鳌十年:非官方论坛结出公共外交“硕果”
中新社记者 尹海明
博鳌亚洲论坛今年成立10周年。回首10年,这个成立之初强调国际色彩、民间色彩、经济色彩的论坛,在外交领域也结出了越来越多的果实。
在论坛今年的年会15日开幕前夕,“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正式会晤14日将在距离博鳌约200公里的海南三亚举行。
海南省主管外事工作的副省长姜斯宪(现兼任中共三亚市委书记)撰文回首博鳌亚洲论坛10年时提到2008年年会,称其为论坛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届年会。
当年4月10日到13日,胡锦涛主席主持了在三亚举行的十余场国事活动,随后出席亚洲论坛年会并发表主旨演讲。这是博鳌亚洲论坛历史上第一次两地办会,也是将重大国事活动与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结合的匠心之作。2009年4月,出席论坛年会的温家宝总理也选择在三亚会晤多国元首和重要领导人。
姜斯宪认为,10年发展,10年积淀,博鳌亚洲论坛已经从几位政治家的创意和28个发起国的美好愿景,逐步成长为亚洲及其他地区有关国家政府、工商界和学术界领袖就亚洲以及全球重要事务进行对话的高层次平台,也成为中国宣示主张、进行首脑外交和多边外交的重要管道。
博鳌亚洲论坛上与首脑外交同时“闪光”的,是活跃的公共外交。每年年会都有中国国家领导人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向与会各国政要、学者、企业家宣示中国主张;每年年会都设有部分关于中国、中国与亚洲国家、中国与世界等方面的议题,通过中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向各国嘉宾介绍中国。如今年年会设立的“政策解读:‘十二五’规划”,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将作为主讲嘉宾向与会嘉宾解读中国“十二五”规划;论坛也为其他与会国家提供同样的机会,今年的年会就开设了“日本增长潜力再认识”的议题。
2003年3月,时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的龙永图表示,作为非政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也是各国政府间经济谈判的缓冲地带,各界人士可在这一非官方论坛上就不同的观点进行磨合,为政府间谈判探询“底线”。此前2002年,时任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的龙永图即在论坛首届年会接受采访时率先披露了“东盟十加一”会谈机制即将启动的信息。
印度工商联合会执行董事阿杜尔•达拉克提说,作为一个非政府国际组织,博鳌亚洲论坛为来自亚洲和其他大洲有关国家的政府、工商界和学术界领袖提供了就国际问题交换意见、寻求解决方案的机会。
博鳌亚洲论坛更是企业绝好的“外交”场所。马士基(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德华说,集团高管借助博鳌亚洲论坛与出席论坛的中国政府部门及地方省市的官员谋面,聆听其阐述中国改革开放吸引外资的方针政策,同中国国有企业的高管探讨合作商机。
中国蒙牛集团总裁杨文俊撰文指出,博鳌论坛愈加成为外部世界同亚洲接触和斡旋的外交平台,改变国际经济外交基调。近年来的博鳌论坛上,不仅亚洲国家知名企业参与讨论亚洲发展新机会、新增长,世界知名跨国企业也纷纷加入,出现了“跨国公司代表热议亚洲和中国”的现象。
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副院长姚望表示,博鳌亚洲论坛有三重“第一个”特殊意义:第一个涵盖整体亚洲的国际性论坛,第一个官产学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包容性组织,第一个定址中国的综合性国际组织。“可以说,博鳌亚洲论坛开辟了中国外交史上的新一页,从此又多了一种多边外交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