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分析称网络电磁空间战略博弈日趋炽烈 正成为新战场(2)

2011年04月14日 08:29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审视第五维空间——

  直面网络电磁空间的威胁与挑战

  一位美国学者曾指出:“21世纪掌握制网络权与19世纪掌握制海权、20世纪掌握制空权一样具有决定意义。”世人在对网络电磁空间依赖快步攀升的同时,网络电磁空间给社会和国家安全造成威胁和风险已成为严峻挑战:

  能否抵御“蜂群”的狂轰滥炸?2008年,“俄格冲突”期间,格鲁吉亚政府网络遭受“蜂群”式网络拒绝服务攻击,造成长时间网瘫,开创了国家间网络攻防的先河。对于信息技术发展较为滞后的国家,采用信息产业大国的技术和产品在所难免,但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却十分严重,战时,一旦面对数以万计“蜂群”的狂轰滥炸,能否保持信息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将是网络电磁空间安防面临的重大挑战。

  能否抗拒“震网”的强烈震颤?2010年,以西门子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为攻击目标的“震网”病毒神秘出现,伊朗境内包括布什尔核电站在内的5个工业基础设施遭到攻击,成为运用网电手段攻击国家电力能源等重要关键基础设施的先例。当前,不少国家金融、能源、交通、电力等关键业务网络已基本实现信息化、网络化,但防护手段还不尽完善,能够“震颤”攻击伊朗核设施的病毒,同样也可以“震颤”攻击这些国家工业系统中的相关控制与采集系统,国家重要的战略网面临着平时被控、战时被瘫的巨大风险。

  能否防范“维基揭秘”的困扰?2010年,传奇人物阿桑奇的“维基揭秘”网站公开了25万份美国外交文件,掀起了网络电磁空间新一轮信息传播和情报泄露的狂潮,美国陷入“外交9·11”的恐怖泥潭。最近,“维基揭秘”又成了中东、北非政局动荡的导火索。据悉,一些大国以本土为中心,依托海外基地和太空卫星等,大力构建全球组网、远程操控的网络空间作战体系,以有关国家军政主要网络为目标,大肆进行窃密活动,致使网络环境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安全挑战。

  综上所述,当前网络电磁空间信息存在的透明性、传播的裂变性、真伪的混杂性、网控的滞后性,使得网络管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战场全球化、网络攻防常态化、网络攻心白热化等突出特点,使得科学高效地管控电磁网络空间、如何占领第五维空间战略博弈的制高点等,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经略第五维空间——

  捍卫网络电磁空间的主权与安全

  在战略博弈中,比实力更重要的是规则,谁制定了规则谁就掌握了战略先机。美国奥巴马政府把经略网络电磁空间视为国策,率先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发布《“赛博空间”安全政策评估报告》;确立核、太空、“赛博空间”“三位一体”的国家安全战略;组建战略层面的网络电磁空间司令部;制定《“赛博空间”作战能力构想》路线图;建设“国家网络靶场”;策划“网络风暴”系列演习。俄罗斯提出“网络军控”,力图遏制美国的网络战能力发展;英国宣扬“网络主权”意识;日本强调“信息安全是综合安保体系的核心”;韩国成立网络空间司令部;英、德等国大量招募网络精英。因此,面对日趋炽烈的无形空间的角逐,我们必须以战略的眼光、全球的视角,创新战略制衡手段,发展战略慑止力量,以捍卫“第五维国防边疆”的主权与安全。

  确立动态化的疆界观念。网络电磁空间互联互通,多路由、多节点特性为我们带来了一条“无形但有界”的复杂“新疆界”,其“边境线”根据网络建设能力、利用能力和控制能力大小而划分,即“网络疆域=已建网络+控制网络 - 被控网络”,它是变化的,非线性的,在实时对抗中此消彼长。国家利益拓展到哪里,维护国家第五维空间安全的“边境线”就要延伸到哪里。

  构建全球化的战略布势。智慧地球、网络中心战将全球连为一体,网络电磁空间的对抗是全球性、高速性、大范围的对抗。因此,必须立足形成全局性战略威慑能力和复杂网络电磁环境掌控能力,加强多领域、多类型、多层次的力量建设,构建优势互补,联合一体的全球化战略布势。

  树立软性化的打击意识。第五维空间的战略博弈,以网络为中心,以信息为主导。防的是基础网络、信息数据、心理认知和社会领域不受侵犯,打的是基于“芯片”直接瘫痪敌战争基础和战争潜力的“比特战”,拼的是智力而不是体力,是让对手失能,而不是流血。

  建立常备化的网防机制。在网络电磁空间,战争与和平不再泾渭分明,前方与后方也没有楚河汉界。网络国防一直处于警钟长鸣、时时迎敌的临战状态,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和完善军民一体、平战结合、统一指挥、协调运用的网防机制。郝叶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