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是一双智慧的眼睛;热情夸奖别人的优点,是一颗善良的心灵;真诚学习别人的优点,是一种高尚的境界。”——4月13日5时25分,全国13.47万“章粉”可同时分享江苏省文化厅厅长章剑华这条新浪微博。
章剑华是我(江苏)省开微博的级别最高官员。据3月29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经人民、新浪、腾讯三大微博平台实名认证的江苏官员就有70位,数量居全国之首。”
在浏览70位官员微博后,本报深度报道工作室记者就“为何开博、如何写博”话题,采取面谈、电话和微博3种方式,先后采访了其中的66位,试图为他们描摹一帧“性格群像”,呈现我省官员微博的真实生态。
三级“官微”,县处级占近六成
66个受访官员,省级机关8人,占总数12.12%;13个市级机关44人,占66.67%;县城14人,占21.21%——市、县机关官员开博积极性,明显高于省级机关。
从粉丝量看——1000以内的23人,占34.85%;1000到10000的26人,占39.39%。1万到10万以上的17人,占25.76%。可谓一“博”胜一报。
按职级分类——厅级干部3人,占4.55%;处级干部39人,占59.09%;科级干部24人,占36.36%。可见,处级干部已成为官员微博的主力军。
“以上实名认证的微博,只是江苏官员微博的‘冰山一角’。”截至去年,全省微博用户已达866万人。“那些未经认证或未公开实名的官员微博,难以估算。但这66个实名微博,足以说明江苏政通人和的开放水平和官员的思想解放程度。”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如此评价道。
挥洒个性,成为集体心理认同
4月4日,记者采访全国“十大官员微博”之一的博主章剑华:“如果给您的微博一定贴个标签,是选‘个性’还是‘文化’?”他的回答是,“我不否认,风格是个性的,包括个性语言、个性表达和个性思维方式;内容是偏向文化的,同我工作有关,但这是‘大文化’,而非文化厅的人和事。微博上,我只是一个不带社会角色的普通网友。”
其实,他2月16日的微博早已“确认”:“有人曾友善地劝我改改自己的个性,我也友善地答道:我要改的是缺点,而不是个性。个性是天生的,改了自己的个性就不是我自己了。”
打造个性鲜明的微博,是开博官员的集体心理认同。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南京图书馆党委书记方标军的名片上印有微博地址,“顺便宣传一下自己的时政微博。写时评是我的爱好,评天下事,立一家言,书生议政,拒绝家长里短。”
个性是微博的生命。南京市委宣传部网络宣传处处长潘涛毫不隐讳开博“想改善和柔化形象”:“有人认为网络管理者‘保守刻板’,我的微博便针对城市发展中的热点,网言网语,不避矛盾,从而获得近8000粉丝的认同。有网友留言:‘原来你们并不面目可憎’!”
调查显示,95.45%的官员接受“个性微博”说法,而100%的官员强调微博是“纯私人空间,对错自负,与单位、公职无涉”。常州市广播电视台副台长黄和明干脆在微博标注:“怪兽言论,纯属个人观点,谢绝与所属单位混为一谈。”
延伸服务,面临“非授权”尴尬
只有4个微博公开标明了职业身份,以示自己的“半官方”色彩——
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主任王思彤,在微博中设置了幸福感、小康、科学发展等关注话题,通过与近9000粉丝的互动,常年搜集网络民意。微博,俨然是他延伸的工作平台。
“开个大会也就千把人,现在每天有近2万人上你微博,你不借机讲讲治安普普法,太可惜了。”泰州市公安局副局长纪阿林对此也快人快语。
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人事代理处长潘俊臣的微博,则广而告之:“有关毕业生就业、人事档案接转、户口挂靠、人才招聘信息等,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
尽管天天“私微公干”,南京市城管局宣教处长徐少林对自己微博的“公私不分”仍有余悸。他告诉记者,新浪曾建议他的微博更名为“南京城管”,他拒绝了,理由有二:一是目前他在微群上的便民服务,属力所能及的个人义务行为;二是万一微博“充公”,怕今后“没地方骂儿子”。
他认为,官员微博要承担政务功能,须具备三个条件:单位授权、24小时运转的专业团队和部门协调机制,“否则,很容易模糊政策边界,一旦出事,吃力不讨好。”
“热点官员”,未着一字粉丝多
南京市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钱立根3月4日才开设微博,至今发了博文4条,粉丝却已过9万人。无独有偶,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房产局长郭宏定只发了5条问候博文,粉丝就达14833人;而同是南京市建委的房地产市场管理处副处长曾新骏,开通微博未着一字,粉丝已过千人。同样,扬州市教育局正副局长各写微博11条和13条,已分别拥有粉丝7962人和8207人。
“粉丝多,并不说明官员微博影响力大,有时只是公众对其特殊身份的关注或投射。”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单学刚分析说,“教育、房地产、食品安全,是全社会聚焦的热点,看到这些领导实名开博,群众多少有点喜出望外,关注唯恐不及,向往获得‘内部消息’,即使不着一字,粉丝也会持续期待。”
国内较早研究微博的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说:“沟通便捷、快速的微博平台,一下子拉近了百姓与官员的距离,也会助长一部分民众的‘青天情结’,容易对官员微博产生更高期望,让微博官员倍感压力。”
确实,钱立根面对全国9万多粉丝常有“寝食难安”之感:“我们只有加倍工作,才能不辜负网友对食品、消费安全的期望。”郭宏定更是忧心忡忡:“房价调控的形势如此严峻,我这个身份实在不知道跟网友说什么好,只有恳请包涵理解。”他问记者,“微博删不删?”记者建议他如实写写自己的烦恼,而他,沉默了。
多多益善,重在强化亲民互动
“江苏乃至全国,官员微博数量与官员数量远不成比例。目前,应该少非议、多鼓励、多发展,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手段使劲推,让官员微博逐渐普及化。毕竟,有比没有好,沟通比不沟通好——有了平台,官民互动交流才有可能。”人民网单学刚与北京大学胡泳的观点,惊人地相似。
“不少官员想开博又怕人说‘作秀’,我便用自己微博招商的实例,敦促下级随我之后‘织围脖’,现在他们都成‘微博控’了。”拥有1.5万粉丝的扬州广陵区副区长王洪俊说,官员微博要着眼亲民互动和解决问题,力戒矜夸。
“通过微博互动,官员可提升执政素养和亲民能力。”胡泳说,“过去靠‘三同’联系群众,现在有了微博,可随时随地把脉民间疾苦,实现官民直接对话,这不也体现网络时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吗?”
“未来,我省官员微博要逐步由‘亲民’向‘问政’转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博士后陆高峰建言。
而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会长、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杜骏飞则提醒:“官员微博与政务改革之间,并不是等式关系。不开微博的干部一样可以亲民、开放问政;开微博的干部未必就一定观念先进。评价一个官员,重要的是听其言观其行衡量其政绩,而不是看他手中的工具是否先进。”(记者 林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