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市民都有到社区盖公章的经历,如交保险、开证明、生子、申请公租房……今后社区的公章可不能滥盖了。记者昨天从沙坪坝民政局了解到,沙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规范了社区印章使用管理,出台了《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印章使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不仅明确了为辖区居民出具证明用印的范围,而且还减少了60多个区级部门行政事务社区盖章项目。
这也是我市首个针对社区印章管理出台的指导性文件。市民政局说,针对印章出台专门性文件,这样的做法很好。希望更多的区县出台办法,加强社区印章管理。
要证明父子关系
这章盖得确实累
沙坪坝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说,对社区印章的问题,他们调研了1年多,这印章让市民多了很多抱怨。大家之所以埋怨,是因为这章在社区不好盖。
比如,一位人户分离的市民,到社区证明自己和某人是父子关系。他的父亲已去世,且生前多年未在社区居住了,只是户籍在这里,但社区不能证明他们的父子关系。“父亲已去世,这是事实。父亲就是我的父亲,这也是事实,他们为什么不盖章呢?”市民不理解。
不过社区也有自己的苦衷,“社区不是医院,不能证明这位市民的父亲去世。是否父子关系,这是户籍管理问题,不在证明范围内。”
还有人要求证明他开在某楼底层的餐馆,对环境无影响,以办理相关手续。但社区既无专业的检测设备,又无专业人员,这怎么证明呢?“不盖,势必造成居民与社区的对立;盖,又将承担无法预计的麻烦。在这种纠结中,一个社区的一个印章,每年盖了1000多次,这章盖得确实很累。”
能知晓确定的事实
社区才能证明盖章
沙区出台的《意见》,明确了社区居委会为居民出具证明的用印范围。
一是根据辖区居民的需要,社区居委会确实能够证实的情况,社区知晓的,能确定的,可以证明。
二是经过社区居委会申请或核实的最低生活保障、抚恤金、残保金、子女助学金和减免学杂费等事项。
三是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由社区居委会出具证明或盖章的事项。
同时,原则上不出具短期居住证明,不为空表盖章;而证件丢失类证明,原则上以个人声明丢失或挂失为主,社区一般不再出具相应证明。
居民要求社区出具相关证明时,必须提交户口簿和本人身份证等合法有效证件,以及关于需证明事项的有关信息。社区必须对需要证明的情况进行详细核实,确定无误后方可证明或盖章,对证件不全者有权不予证明。
砍掉60多个盖章项目
明确了22个盖章项目
沙坪坝区民政局调研发现,社区盖章项目有80多项。一些部门、单位、企业为转嫁责任风险,将很多开证明的事,都往社区居委会推。
为此,《意见》砍掉了60多个区级部门要求社区盖章的项目,明确了22个盖章项目。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这一块,涉及在职人员死亡退费的(主要是个体投保人员)和涉及退休人员死亡后领取丧抚费的,社区可以盖章。
在房管局或拆迁办这一块,有关廉租住房吃了低保没有、在本辖区有无住房,可以盖章打证明。
此外,社区可为这些部门的手续盖章———
人口计生委:婚育情况证明;
民政局:补办结婚证、社会救助需家庭收入证明和居家养老护理服务申请;
教委:学生参加社区社会活动实践证明,对辖区内待业自考毕业生进行思想品德鉴定;
征地办:无住房证明、家庭人口数证明;
司法局:享受法律援助资格证明;
公证处:家庭成员关系证明;
法院:继承证明、调解双方情况证明、居住证明;
公安分局:捡拾弃婴(儿童)情况证明、重点人员表现证明;
环保局:社区内开办餐饮、娱乐、汽车维修、汽车美容、从事生产加工、物资回收和其他可能产生对环境造成影响的项目时,居委会出具意见;
其他:如异地退休人员在本社区居住是否健在的证明,农村暂住人口在本社区居住期间患病住院的证明,居民本人及其家庭基本情况证明,居民本人及其家属社区表现情况证明等。
《意见》说,社区印章实行专人保管,一般由社区居委会主任保管,或由社区居委会主任授权委托专人保管,固定存放,不得随意摆放或出借。无特殊情况,未经批准不得带离办公室。
印章使用情况还应在用印专用登记簿上登记,记下用印时间、用印内容、用印份数、签批领导、经办人员、申请用印人的姓名、单位、联系电话等。
新闻链接>
证明没包二奶,也要社区盖章?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记者曾推出了一组题为《证明没有包二奶也要社区盖个章?》的重点报道,关注了全国政协委员刘江龙关于给社区公章减负的事。
刘江龙说,社区公章成了万能章,很吃香,盖章之假,盖章之滥,盖章之乱,盖章之累,这在全国都存在。是否交纳了养老保险?人社部门会要求你去社区开证明盖章;包裹单遗失,邮局也会要求你到社区开证明;申请公租房、廉租房等安居房,房管部门首先需要所在的社区开具收入等情况证明;申请助学贷款或助学金,学校告诉必须有社区开具的家庭情况和经济收入证明,甚至证明没有婚外情,没有包二奶也要到社区盖个章。
他建议,给社区公章减负,必须规范社区公章使用。
有人同居了?有人分居没?
这些事儿确实无法证明
卢伟是沙区陈家桥镇桥南社区副书记,2000年参加社区工作,管了9年社区印章。
2006年,辖区一对夫妻闹矛盾,协商离婚不成,闹到了法院。男方来社区说需要打证明盖个章,证明他和妻子分居好几个月了。
“夫妻感情不好,常吵架,在闹矛盾,这个能证明。因为他们找社区调解过。不过,分居这事无法证明,社区怎么知道夫妻俩没住在一起呢。”卢伟说,当时这位居民“扭倒费”,但学法律的卢伟懂得,分居证明不能打,否则闹笑话。
最后,他只好出了个证明:夫妻俩曾吵架,闹过矛盾,社区参与协调过。
还有一次,一小伙子来开证明,证明他与女友从某时间起非婚同居。因为怀孕的女友出车祸遭遇不幸,他想证明女友肚子里的孩子是他的。
还有一女子送“红包”来找打假证明,她的弟弟因吸毒入狱,姐姐想要社区证明弟弟一直在照顾年迈有病的父亲,以期能在社区矫正。卢伟拒绝了,女子天天来闹,还拍桌子打板凳。
“我是学法律的,做事较真,有时的确不能盖这个章。”卢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