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军报解析07式预备役军服与现役军服四大区别

2011年04月26日 13:27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军报解析07式预备役军服与现役军服四大区别
    军官级别章由红色条杠和级别略章反映级别,不反映资历。上面的预备役部队服役标志由橄榄枝、长城和注有预备役部队字样的飘带组成。
    胸标以麦穗、橄榄枝、齿轮、盾牌、五星和红旗等基本元素组合而成。盾牌图形内红旗衬垫,缀以银白色五星,寓意预备役部队坚持党管武装的基本制度。麦穗、齿轮等元素象征预备役部队寓军于民,预备役官兵来自工农。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经胡主席和中央军委批准,从5月1日开始,全军预备役部队和预编到现役部队的预备役官兵,统一换发07式预备役军服。近日,就07式军服换发的有关问题,总参动员部部长牟明滨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您谈一谈为什么要给预备役官兵换发07式预备役军服?

  答:预备役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纳入军队建制序列,授予军旗和番号,一旦需要,将根据国家法令转服现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军服管理条例》等法规文件,对预备役官兵穿着军服作出了明确规定。预备役部队自1983年组建以来,预备役官兵一直穿着与现役军人相一致的军服,佩戴预备役专用臂章、肩章。全军现役部队官兵换着07式军服后,预备役部队预备役官兵仍穿着87式军服,两类人员一起开展军事训练、执行重大任务,新旧两种军服制式混杂,不协调、不严肃、不正规。地方领导、广大预备役官兵强烈要求尽快换发07式预备役军服。

  为预备役官兵换发07式预备役军服,符合法律法规、符合我军传统做法,有利于激发预备役官兵的荣誉感、责任感,有利于维护我军形象,有利于促进我军正规化建设。

  问:此次换发07式预备役军服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总体保持07式军服的整体性,体现预备役官兵的特殊性。具体把握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换发对象上,保持现有、控制范围;二是在换发品种上,保障必需、尽量压减;三是与现役军服的关系上,总体协调、区别明显;四是在供应管理上,统一保障、从严管理。

  问:换发07式预备役军服的对象与品种有哪些?

  答:这次换发07式预备役军服的对象,主要包括两部分人员:一是编入预备役部队的预备役官兵;二是预编到现役部队专业技术岗位的预备役官兵。上述两部分人员自1983年开始,集中活动期间一直按规定穿着军服。

  根据预备役部队的任务特点,为陆军、空军、第二炮兵预备役军官每人配发1套春秋常服,海军预备役军官每人配发1套白色春秋常服和1套藏青色春秋常服,另外,每位预备役军官配发1套短袖夏常服、1套夏作训服,不配发礼服、冬常服、常服大衣等服装;每位预备役士兵配发1套夏作训服。

  考虑到寒区预备役部队冬季开展军事训练和遂行应急任务需要,师、旅、独立团集中存放部分公用冬季作训服和作训大衣。同时,总部储备部分作训服,用于补充预备役部队开展军事训练和遂行应急任务需要。

  问:与现役军服相比,07式预备役军服的特点是什么?

  答:07式预备役军服的款式、颜色、布料与现役军服相一致,主要区别体现在标志服饰上。按照“反映预备役官兵个性和特色,体现与07式现役军服明显区别”的理念进行设计。

  为预备役官兵专门设计部分标志服饰。主要包括胸标、臂章、姓名牌和军官级别章。其中,胸标、臂章、姓名牌的外形轮廓、面料材质、质量标准与现役的基本一致,通过一些象征意义的元素符号,体现预备役部队是解放军的组成部分,具有寓军于民、亦兵亦民的特点。预备役军官级别章,由红色条杠和级别略章反映级别,不反映资历。一条红杠为连排级,两条为营级,三条为团级,四条为师级;其级别略章表示方式与现役相同,两颗星表示正职,一颗星表示副职。

  在现役军服标志服饰基础上修改颜色。帽徽、帽饰、纽扣、军衔肩章、领章的材质、形状、图案与现役相同,主要区别是现役为金黄色,预备役为银白色,两者区别明显,整体协调。

  由于目前预备役士兵没有授予军衔,因此士兵领章统一使用单一标识图案,不反映军衔级别。

  问:07式预备役军服如何管理?

  答:多年来,各级高度重视预备役官兵的服装管理工作。预备役军官的军服由个人保管,参加训练和重大活动时按规定统一着装;预备役士兵的军服平时以营(或连)为单位集中保管,参加训练和执行任务统一配发穿着,活动之后仍收回集中保管。为加强07式预备役军服的管理,我们将根据《军服管理条例》、《07式服装着装暂行规定》等有关法规,研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对07式预备役军服的生产供应和平时管理进行严格规范,确保07式预备役军服不流向社会,预备役官兵不随意穿着,切实维护军服的专用性和严肃性。

  问:围绕07式预备役军服的换发工作,总部机关对部队还有什么要求?

  答:换发07式预备役军服,是关系到军队正规化建设和提高预备役官兵学习、训练和生活质量的一件大事,各级必须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加强领导,科学组织,精心实施,切实把好事办好。广大预备役官兵要切实把胡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关怀转化为参加国防建设的动力,以崭新的面貌和高昂的斗志,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看 点

  07式预备役军服与现役军服有何区别

  款式、颜色、布料相一致,主要通过标志服饰体现特色

  ■本报记者 韩国贤

  按照“反映预备役官兵个性和特色,体现与07式现役军服明显区别”的理念,07式预备役军服在款式、颜色、布料等方面与现役军装相一致,主要通过标志服饰来进行区别。这使得07式预备役军服既遵循国际通行惯例,又符合人民解放军传统。07式预备役军服在标志服饰上与现役军服主要有4个不同之处。

  区别一:标志服饰的样式不同。预备役军服的主要标志服饰包括胸标、臂章、姓名牌和军官级别章。胸标、臂章、姓名牌的外形轮廓、面料材质、质量标准与现役军服基本一致,但在元素符号上有所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于预备役军官没有资历章,取而代之的是以反映军官级别为主,表达元素相对简洁的级别章。

  区别二:标志服饰的颜色不同。预备役军服的帽徽、帽饰、纽扣、军衔肩章的材质、形状、图案与现役相同,但颜色为银白色,明显区别于现役军服的金黄色。由于预备役士兵没有授予军衔,因此士兵领章统一使用银白色单一识别图案,不反映军衔级别。

  区别三:军服品种少于现役军服。预备役军服的发放范围遵循“保障必须,尽量压减”的原则,在数量种类上比现役军服少。根据预备役部队特点,预备役军官不配发礼服、冬常服、常服大衣等;预备役士兵只配发夏季作训服、作训鞋。同时,考虑到寒区预备役部队冬季训练和遂行应急任务需要,总部和各预备役部队将储备部分公用的冬季作训服和作训大衣。

  区别四:军服的日常管理不同。解放军现役军人的军服由个人保管。由于预备役部队的特殊性,07式预备役军服的保管与现役军服保管方式不同。预备役军官的军服平时由个人保管,参加训练和重大活动时按规定统一着装。预备役士兵的军服平时以营(或连)为单位集中保管,仅在参加训练和执行任务时统一配发穿着,活动结束之后仍由所在营(或连)集中保管,以确保07式预备役军服不流向社会,不随便穿着,切实维护军服的专用性和严肃性。

  (资料来源:总参动员部)

  军人荣誉感油然而生

  ■本报记者 刘万平

  今年两会期间,来自预备役部队的全国人大代表、陕西某预备役团副团长李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转达了全团预备役官兵的一个心声:希望能和现役官兵一样穿上新式军服!

  短短1个多月后,他们的梦想即将成为现实。

  4月21日下午,记者就预备役官兵换装问题,电话连线采访了李昌。李昌兴奋地告诉记者:知道这个消息后,我团预备役官兵都非常激动!这表明国家越来越重视预备役部队的建设!

  据李昌介绍,4月初,他所在的师党委结合年度整组,就预备役官兵换装问题,在编兵单位涉及的8个县(区)召开了6场座谈会。与会的预备役官兵闻听这一消息,深受鼓舞,作为军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对军人身份的认同感明显增强。参加座谈会的基层现设干部也认为,预备役官兵换发新军服,不仅将消除部队执行任务时着装不一致的问题,而且在无形中拉近了现役官兵和预备役官兵之间的距离,对部队管理无疑会产生积极影响。

  链 接

  自1983年我军预备役部队组建以来,先后经历了5次军服变革。

  1983年,预备役部队组建之初,预备役官兵统一穿着与现役部队一致的服装,戴解放帽,佩戴红五星和红领章。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的服装没有区别。

  1988年,人民解放军恢复实行军衔制度以后,现役部队官兵换着87式军服。随后,总参谋部规定,编入预备役部队的预备役官兵在参加军事训练和集中活动期间,统一穿着现役部队87式作训服,佩戴现役军人帽徽、军种符号和预备役专用臂章。这个阶段,预备役部队专用臂章是识别现役和预备役部队的主要标识。

  1996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编入预备役部队和预编到现役部队的预备役军官授予预备役军衔,在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期间穿着与现役军人一致的87式夏常服、87式陆夏作训服,佩戴预备役军衔。这一时期的预备役军衔肩章上有大写的英文字母“Y”,是主要的区别标志。

  1999年,编入预备役部队和预编到现役部队的预备役官兵将87式陆夏作训服更换为87式林地迷彩作训服,同时启用新式预备役臂章。

  2011年,自5月1日起,编入预备役部队和预编到现役部队的预备役官兵换着07式预备役军服,通过标志服饰与现役部队有所区别。

  (韩国贤)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