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汶川地震三周年)杨华武:羌笛声中的守望

2011年05月06日 13: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绵阳5月6日电 题:杨华武:羌笛声中的守望

  作者:杨超

  “博物馆保存、展示的是一些过去的、原有的文化,而我们现在要保护的应该是一种活的文化——‘原生态’文化。”走出排练场地,杨华武深有感触地说。

  在北川,说起羌族传统文化的抢救和保护,杨华武是个绕不开的人物。早在2002年,时任青片乡正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杨华武就在村里带头创办了“五龙寨”,拉开了该乡羌族民俗风情旅游的大幕,并以此积聚了一大批羌族民间艺人。

  就在“五龙寨”景点经营的红红火火之时,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原本恬静秀美的山寨遭受灭顶之灾。震后一个月,死里逃生的杨华武召集旧部,并绕道数百公里前往平武、松潘、茂县着手组建北川羌族民间艺术团。“组建之初困难重重,缺人又缺钱。当时援建青片的山东威海人支援了60万元人民币,解了燃眉之急。”

  从那时开始,心怀感恩的杨华武带着团员们冒着余震危险进行排练、演出。“那时候很多地方路不通,路上还经常遇到塌方。姑娘小伙们背音响,睡帐篷,虽然艰难但毫无怨言,很有激情,一个月最高纪录演了30多场。”

  “5·12”大地震使羌族文化遭受严重破坏,众多了解、掌握传统艺术的羌文化传承人不幸遇难。在辗转全国各地感恩演出、应邀赴韩国参加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赴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录制节目后,杨华武主动为艺术团赋予了抢救、保护和传承传统羌族文化的责任。“我是北川土生土长的羌族人。很多自己的民族文化已经命系一线了,应该有人站出来。”

  然而,压力和困难也如影随形。“因为没有固定场所,3年来艺术团驻地搬了3次,最终回到北川新县城。”杨华武说,要保持艺术团基本运转,一个月要支出六、七万元。虽然政府给予了一些补贴和经费维系,基本开支仍是入不敷出。“目前我个人已经贴了60多万。”

  “最痛苦的是培养一批走一批。好多人学到东西就走了,有的进剧组,有的挣钱去了。现在艺术团有30多人,前前后后已经走了三、四批,100多人了。”除了经济上的压力,人才流失更让杨华武倍感痛心。“不少演员来到团里都是为了生存。我现在想的是如何让这些娃娃甚至北川人对自身文化有一种自豪感!”

  困难并没有羁绊住杨华武的脚。带着对信念的坚守,艺术团的影响越来越大,独具魅力的羌族传统文化艺术征服了五湖四海的观众。2009年春节,杨华武以支客师的身份引领众人,向赴北川与灾区民众共度佳节的温家宝总理展示了精彩纷呈的羌族传统文化。

  为了丰富艺术团的文化内涵,杨华武常组织一些羌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到茂县等羌族地区学习、采风。每次出行都会给他带来更多的思考。“羌族文化是人类共同的。所以北川羌族和茂县羌族更应该打破地域界限。”杨华武说,通过自己的调查,现在茂县20岁以下的能说羌语、唱羌歌跳羌舞的人90%不干了,因为没有人看,没有需求。“因此文化保护还是必须和商业挂钩。但是如果纯走商业化道路,就失去了保护传承的初衷。”

  震后三年,杨华武一直奔走在羌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道路上。“我不敢充当羌文化的保护者,顶多只算是呐喊者。”他说,从抢救、保护的意义上讲,应该有一个完整的羌族原生态文化的展示区或者保护区。“这样,文化才能有根。”(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歆】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