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这极大地推动了“红色收藏”不断升温。厦门几大古玩城不少古玩店铺,都在显要位置摆出各式各样红色收藏品,客人只要一走进店内,马上就能一眼看到。
“双节”加热厦门红色收藏
今年有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这两大纪念日,这两大纪念日导致红色收藏品为许多收藏爱好者所关注。
早报记者走访了裕鑫、闽台缘、唐颂、夏商周和东镀等厦门五大古玩城发现,不少古玩店铺都摆出各式各样有关毛主席的收藏品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收藏物品等,这些藏品摆放的位置都很醒目,只要一走进古玩店内,马上就能一眼发现。
据厦门一些古玩店主介绍,关于毛主席像章、书籍、油画等很受欢迎,像《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诗词》以及毛主席像章等销量非常火。以《毛泽东选集》为例,先前一个月都卖不了一本,如今最多的时候一天竟能卖出10多本。
而有关红色纪念的一些藏品也频频在厦门亮相,像曾经在2009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上拍出1125万元人民币天价的创作草图油画《天安门前》真身前不久就来到厦门,目前正在中华儿女美术馆内免费展览。《天安门前》于1964年完成,在当时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虽然厦门不如北京、上海、湖南等地的红色藏品资源丰富,但是,近年来,厦门也涌现出一批红色收藏爱好者,他们热爱红色文化,对红色物品情有独钟,他们瞄准了红色文化这个阵地,捷足先登,大力收藏红色藏品。比如,耗费大半辈子收集红色藏品、希望能够在厦门建造一个毛泽东博物馆的陈炳煌,收藏超过1000种版本红宝书、曾多年举办毛泽东像章馆的吴德福,收集了一大堆政治题材老照片的白建群等。
有限藏品与无限需求
厦门市收藏家协会谢先生表示,在众多收藏门类中,红色收藏已成为人们收藏亮点。尤其是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红色题材的作品更是热门。红色收藏主要是指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革命战争,建设新中国等活动中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遗存的收藏。红色收藏涉及面很广,常见的有文史资料、文书档案、书报刊、连环画、字画、塑像、徽章、摆件、宣传画、电影海报以及邮币卡、票证等。
有限的红色藏品,无限的市场需求,极大地拉动了红色收藏品拍卖价格的快速上涨。比如,一幅表现毛主席形象的油画曾在美国拍卖会上以1.2亿元成交。
造成这种“红色收藏”热潮的原因,谢先生分析称是由红色收藏品的鲜明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其折射出了在某个历史阶段国家和社会的现状,是历史时期的一个缩影,收藏和研究此类藏品不仅非常有意义,而且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由于红色藏品大多产自近现代,厦门收藏家陈炳煌称,很多人收藏意识不强,也忽视其收藏价值,所以损毁非常严重。比如毛主席像章,现在已经不太好找了,如果再过一些年,其价值肯定更加可观。尤其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以及辛亥革命100周年,后年又赶上毛泽东诞辰120周年,这都会在收藏市场引发新一轮的红色收藏热潮。( 东南早报 者 蒙少祥 文/图)
相关报道>>>
七旬老人想建毛泽东博物馆
耗费大半辈子收藏毛主席像章、著作、照片等大量红色藏品,如今由于年事已高,71岁的厦门“红色收藏家”陈炳煌老人希望能找到接收这些红色藏品的个人或是机构,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厦门建造一个毛泽东博物馆,以启发和鼓励更多的后来人。
□早报记者 蒙少祥 文/图
走到厦门中山路人民剧场的四楼,71岁的陈炳煌老人正在这里举办名为“毛主席主题艺术品特展”的红色收藏公益展览。看着屋子里琳琅满目的毛主席像章、红宝书、瓷雕、瓷板画以及宣传画等红色藏品,早报记者感觉自己像是置身于毛主席博物馆。
对于现在许多年轻人来说,毛主席像章、著作、照片等红色藏品仅仅是记载着一段历史,但是,对于像陈炳煌这样上了一定年纪的老人而言,它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而且还是生命中一个深深的烙印,它凝聚了一个民族的心理沉淀,一个时代的共同记忆。
在厦门提起“红色收藏”,身为福建省收藏协会厦门分会会员的陈炳煌绝对是一个人物,其收藏的数量和精品非常多,在厦门是公认的“红色收藏家”。
无论是哪一种样式的藏品,陈炳煌都能一一道出其历史故事、做工、品相以及现在的市场价值来,就像是在讲述自己的孩子一般。为了收藏这些红色藏品,陈炳煌老人40多年来生活简朴,不抽烟不喝酒,扣除一些日常生活费用之外,剩余的收入都用于收藏,据他自己估算,他在这些红色藏品上花费了几十万元。
从2008年开始,每逢毛泽东诞辰日等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陈炳煌就把自己的藏品拿出来进行免费展览,包括目前正在厦门人民剧场举办的“毛主席主题艺术品特展”。这些展览进过学校、去过部队,许多人看后很受触动。为了记录参观者的感受,陈炳煌还专门准备两个留言本,有很多人留过言,参观者的鼓励让陈炳煌很受鼓舞。
由于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在2013年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前,陈炳煌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接收这些红色藏品的个人或机构,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厦门建造一个毛泽东博物馆,以启发和鼓励更多的后来人。
45年的红色收藏不了情
聊起自己的红色收藏史,陈炳煌称这其中有一个因缘。
陈炳煌是土生土长的厦门本地人,他18岁进入厦门罐头厂工作。上世纪50年代末期,国家经济比较困难,文化娱乐条件也非常有限,可以看的书本极少。当时,年轻的陈炳煌下班之后没有回家,而是居住厂里,跟厂里的党委书记住在一起,党委书记有一套《毛泽东选集》,陈炳煌就经常把这本《毛泽东选集》拿出来看。
陈炳煌越看越有兴趣,他当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通过阅读《毛泽东选集》,他还得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另外他也从书中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
正是从那时起,陈炳煌对毛主席怀有一股浓厚的感情,他的第一个红色收藏品就是《毛泽东选集》,是用工厂书记送的购书票去买的,当时购买《毛泽东选集》是需要凭票的。
1962年,当时由于紧急备战,已经22岁且是家中独生子的陈炳煌却自愿报名参军去了。进入部队两年后,由于表现优异,陈炳煌入了党,还被评为毛主席著作学习积极分子。
在部队服役期间,陈炳煌经常有到地方上公干的机会,这让他近水楼台先得月——能接触各种各样的毛主席像章。当时,陈炳煌跟地方人士见面,首先就是双方掏出毛主席像章进行交换,就跟现在大家交换名片一样,因此,每一枚像章都蕴含着一段历史记忆。
那时候,每个单位几乎都制作了风格各异的毛主席像章,在与外单位交往中当做礼品来互送,陌生人见面也常以像章作为见面礼,像章后边可能还刻印有单位名称等。别人送你毛主席像章,你也得回送给人家。如果你看上别人手上的像章,你跟别人要,别人也会非常高兴地送给你,因为别人跟你要像章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由于这样的经历,陈炳煌收集到了各式各样的毛主席像章。
就这样,陈炳煌走上了毛主席像章的收藏之路,他在部队工作、生活了16年时间。本来,陈炳煌收集毛主席像章都是无心插柳,到了上世纪80年代,陈炳煌才真正开始有意识地收藏红色纪念品。
陈炳煌称,从部队转业之后,他一有时间就到旧货市场去“转悠”,专门寻找有关毛主席的藏品。时间一长,他对毛主席纪念品的嗜好渐有名气,一些交易商就经常带着藏品主动找上门来。现在,不少交易商一有什么红色藏品,马上就拍下照片,通过手机彩信或是邮寄把藏品的照片传给陈炳煌看,通过照片确定是否要购买后,双方就约定时间正式验货交易。
为了收集到自己所喜欢的藏品,陈炳煌经常是什么面子都不顾。
有一次,陈炳煌逛旧货市场时,发现几十枚的毛主席像章在出售,像章看起来都非常精美,陈炳煌当即决定买下,但是口袋里只有几百元,如果全部买下钱又不够。陈炳煌担心一时回家拿钱,像章就有可能会被别人先买走,于是,他硬着头皮找到住在旧货市场附近的战友,向战友借钱。老战友知情后也爽快地答应了,让陈炳煌没留下遗憾。
收集的藏品五花八门
作为厦门一名公认的“红色收藏家”,陈炳煌的红色藏品数量和精品很多,单是毛主席的红宝书就有3000多册,除了中文版本,还有英文、俄文、西班牙、日文等版本。对于红色藏品,陈炳煌还进行了分门别类,包括像章、瓷雕、搪瓷、书签、瓷板画、连环画等系列。
毛主席像章多数诞生于1943年至1970年间。1982年,毛主席像章被国家文物保护法定性为“现代文物”,这让毛主席像章迅速进入收藏家的视野。
陈炳煌收藏的毛主席像章数量在一万枚左右,像章的年代主要集中在1966年至1976年间,其收藏的毛主席像章大的直径有30厘米,小的只有指甲大。一枚枚设计精巧、构思奇特的像章都被陈炳煌精心地镶上镜框或套上塑料膜,像章的材料除了有大家熟悉的铝质,还有铜、铁、银、金、不锈钢、塑料、有机玻璃、搪瓷、瓷质等,更有罕见的竹子、脱胎漆等材质,造型有圆形、长方形、多边形、五角星、菱形等。
毛主席像章是那个“火红年代”的特殊产物,陈炳煌称,每枚像章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把主席像章与当时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毛主席像章才更有历史厚重感,也才更显得有收藏价值。
除了毛主席像章之外,陈炳煌还收藏了有关毛主席的瓷雕、瓷板画、花瓶、诗词墨宝、著作、老照片、宣传画、布绣、网绣等各种物品。
令人称奇的是,陈炳煌还收藏了与毛主席有关的一些老唱片,其中有一张是毛主席于1949年9月30日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上宣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文的老唱片。陈炳煌把唱片放在一台老式的唱片机上,接通电源之后,毛主席那带有浓厚湖南湘潭腔调的讲话就播放出来了,非常洪亮、清晰。
陈炳煌称,他自己堪称“镇店之宝”的藏品是十来件长2米、宽近1米的巨大瓷板画,其中的一件瓷板画《毛泽东与56个民族》,整个画面精雕细绘,画中所有人物的面容、肤色、服饰、姿态及手中物件都很有特色。
欲在厦打造毛泽东博物馆
陈炳煌居住在厦门莲前西路一个社区,房子比较老旧,他是住在6楼,由于没有电梯,再加上年事已高,他跟老伴每天上下爬楼梯很不方便。
陈炳煌所居住的楼房是一梯两户,其中6楼的一套是他跟老伴的居室,对面另外一套84平方米的房子则成为他的藏品库。一进入陈炳煌的家中,记者感觉仿佛是进入了一个私人博物馆,陈炳煌收藏的藏品堆满了自己两居室的套房。
对于陈炳煌专门辟出80多平方米套房来作为保存藏品的仓库,老伴刚开始是非常反对,毕竟房子拿去出租一个月怎么着也有1000多块钱的收入,拿去保存那些藏品就意味着这些租金没了。
但是,这么多的藏品总得要有一个地方摆放着,陈炳煌只好舍弃唾手可得的房租。
“我现在是70多岁的老人,精力大不如以前了,身体越往后就越不行了。看着越积越多的这些宝贝,我想自己是该到时候为它们的将来找一个好去处了,毕竟岁月不饶人啊……”陈炳煌感慨着说。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厦门建一个毛泽东博物馆,最好是政府方面能提供一个比较像样的展厅,我把自己多年收藏的藏品拿出来展览,以启发和鼓励更多的后来人。至于合作方式,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个人都是可以商谈的。”陈炳煌表示。
2013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在此之前,陈炳煌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接收这些藏品的个人或机构,目前据称已有几个人开价了,不过陈炳煌还在考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