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本报记者 赵永平
解读人: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院长 钮新强
中科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所长 常剑波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尹忠武
新时期新定位,拓展提升综合效益
三峡工程于2009年如期完成初步设计建设任务,2010年10月试验性蓄水达到了175米目标,三峡工程已发挥综合效益,为什么还要搞后续工作?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院长钮新强说,三峡工程是综合治理开发长江的关键性工程,在长江流域和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前期论证中,国家确定三峡工程的主要三大功能目标是:防洪、发电、航运。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方面对防洪、发电、航运,尤其是供水和生态环保等方面提出了更高需求。《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为适应新时期三峡工程及库区新的战略定位。适时开展三峡后续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为本,确保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持续发挥综合效益、推动三峡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促进库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将全面持续提升三峡工程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更多更好地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钮新强介绍,以防洪为例,三峡工程建成后,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遇千年一遇特大洪水,配合荆江分洪和其它分蓄洪工程的运用,可保证荆江河段安全行洪,避免发生毁灭性灾害。2010年汛期三峡水库累计拦蓄洪水266亿立方米,削峰驯洪极大缓解了中下游的洪水威胁。今后通过优化三峡水库与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防洪效益还有较大拓展空间。
从供水看,三峡工程通过枯水季节补水调度,今年以来累计向中下游补水超过170亿立方米,对缓解旱情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峡后续工作将通过优化调度,蓄洪补枯,提高对长江中下游补水能力,三峡水库成为国家最大的战略性淡水资源库。
从发电效益看,作为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截至2010年12月底,三峡累计发电4527亿千瓦时,促进了华中、华东及广东等地区经济发展。今后通过逐步推进洪水资源化,充分利用洪水资源,适当提前蓄水时间,提高汛限水位,增加发电能力和调峰能力。
从航运看,三峡工程建成后,长江航道通过能力由过去1000万吨提高到6000万吨,航运成本降低1/3。三峡后续工作将建设三峡翻坝运输体系,推进长江航运船舶现代化、标准化和大型化,提高航运能力,进一步增强三峡工程在长江黄金水道东西部交通大动脉中的枢纽作用。
首要任务是移民发展致富,2020年达到鄂渝同期平均水平
三峡工程建设动迁人口超百万,实现移民发展致富是三峡工程兴建的初衷之一。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尹忠武说,经过17年移民搬迁安置,库区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大发展,实现了搬得出、初步稳得住的阶段性目标。但三峡地区经济基础薄弱,是国家贫困连片区之一,重点移民区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5%。
“三峡后续工作把移民安稳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提出建设和谐稳定新库区。”尹忠武说,《规划》制定了“两调、一保、三完善”的综合措施,即调整库区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就业结构,实施移民安置社会保障,完善库区基础设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目标是到2020年,使移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达到湖北省、重庆市同期平均水平,基本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
尹忠武介绍,《规划》支持库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支柱产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为移民和库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规划提出重点支持移民群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完善移民就业扶持体系,移民劳动就业率逐年递增。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库区生态屏障区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也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如何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中科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所长常剑波分析,三峡水库上游分布着高速发展的成渝经济大都市圈,库区有2000多万常住人口,区域工业化、城镇化处在加速发展期,对水库水质的保护压力日益增加,同时三峡水库尚处在蓄水运行初期,消落带、“水华”等问题亟待治理。
“此次《规划》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常剑波说,三峡后续工作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按照“控污、提载、抓重点”的思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实施生态屏障区人口转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
常剑波介绍,《规划》确定的生态屏障区范围建设总面积为5500多平方公里,采取循序渐进、重点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以生态廊道、生态保护带建设结合水土保持,使生态屏障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以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95%以上。
针对水库蓄水运行形成的消落带,《规划》提出结合区域发展需求,以自然状态保护为主,促进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发育,因地制宜进行生态修复、污染处理与传染病源控制。
预防为主,避险搬迁为先,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
三峡库区自古以来就是地质灾害多发地区,水库蓄水运行后,水位抬升,库区将面临一个“库岸再造”过程,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理?
尹忠武介绍,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长期任务。从工程论证到工程建设过程中,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共治理危害较大的滑坡体400多处,实施工程防护库岸段200多公里,有力保证了三峡工程按期逐步蓄水、移民顺利安置和库区城乡建设与发展。
“三峡后续地质灾害防治采取预防为主,避险搬迁为先的方针,建立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和应急机制。”尹忠武说,《规划》提出,三峡后续地质灾害防治包括监测预警、崩塌滑坡和危岩工程治理、塌岸工程治理等。
《规划》要求,对于受地质问题影响的农村分散居民点人口,以搬迁避让为主;对确需工程治理的,经多方案比选,确定治理方案;对库区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地质安全评估,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群众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到2020年,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基本建立防灾减灾体系,受地质影响群众得到妥善安置,库区人居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航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工程整治、稳定河势,有效应对长江中下游的新情况
三峡工程建成后改善了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但“清水下泄”使长江中下游面临河道下切、河势调整、局部航道变化等新情况,如何减轻和降低这些影响?
钮新强说,三峡工程的蓄水运行与长江中下游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且具有长期性、累积性。需逐步采取措施,保持河势基本稳定,维护堤防安全和航道通畅。《规划》提出重点影响区为长江中下游宜昌至城陵矶,兼顾城陵矶至湖口河段。采取“工程整治、生态修复、观测研究和水库优化调度”相结合的思路。工程整治重点是稳定河势、加固堤防、整治航道、改善取水设施功能;生态修复重点是改善生物栖息地环境,维系生物多样性;观测研究主要针对目前受认知局限的问题,通过长期观测研究,把握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适时采取措施;加强水库优化调度运行,使三峡工程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进一步发挥。
随着三峡后续工作的有序推进,一个以“大三峡”为概念的区域经济板块将进一步崛起,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与生机,必将构建一个美丽、富裕、绿色、和谐的新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