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探访北京局级职位公选笔试阅卷 评分专人统筹把关

2011年05月31日 04:02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上周六中午12时30分,本市2011年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局级职位笔试刚刚结束。本报作为独家受邀采访笔试阅卷过程的新闻媒体,跟随试卷驱车近两个小时,来到位于平谷区的集中阅卷基地。

  负责命题工作的北京市双高人才发展中心主任袁方详细介绍了考题结构和阅卷基本方法,市公选办提出要求:增强责任感、确保考评成效,坚持规程、统一标准,严肃纪律、独立阅卷。

  专家独立审阅确保公正

  本次参与局级职位阅卷的约40位专家,都是招聘单位的局级领导或本市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局级领导。为了确保笔试阅卷的科学、公正,笔试阅卷采取3人一组的方式,每位专家独立阅卷打分,然后取三位专家给分的平均值,作为该考生的笔试成绩。

  晚19时,按考场装订成册的试卷原件,分发到每位阅卷专家的手中。所有试卷均采取与高考试卷一样的封装处理,考生姓名、准考证号等身份信息全都被严格遮挡起来。每组的3位专家各拿到本组的1/3试卷,必须单独阅卷,专家之间严禁交流讨论。自己的1/3阅卷完成以后,由市公选办的工作人员负责在各位专家之间取送交换试卷、登记计算成绩,严格确保专家独立阅卷。

  阅卷评分专人统筹把关

  “我这1/3判完了,请来取一下。如果别人有判完的,赶紧给我拿过来,真得抓紧时间。”一位专家判完第一个1/3试卷给市公选办工作人员打电话时,已经是次日凌晨1时了。此时,大部分阅卷专家的房间都还亮着灯。

  这位专家告诉记者,虽然这次公选没有本单位的职位,但自己的评判决定着一个局级职位的人选,责任感特别强。拿过这一本30份卷子,都是先通读浏览一遍,有个总体印象和对比,才敢下笔打分。30份卷子都打完分了,还得再把计分表拿过来综合对比一下,看看有没有总体上感觉偏高或偏低的,再进行微调。

  市公选办特邀市委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王力丁和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市社会办主任宋贵伦对笔试阅卷统筹把关。他们一般不负责具体的阅卷工作,而是在出现阅卷专家对某份试卷的评分分歧过大时,由市公选办将问题试卷提交他们两位做终审。

  记者简单算了一笔账,每张卷子看3次,1200张试卷就是3600次,平均每位评委要看大约90张卷子。每张卷子的文字量约在5000字左右,相当于每位专家审阅的文字量在45万字左右。

  “这可不是看一本长篇小说那么轻松。大致相同的题目,各不相同的回答思路,必须始终保持同一个标准,真是对脑力和体力的综合考验。”王力丁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专家们都体现出对公选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阅卷质量都很高,确保了公平、公正,没有一起问题试卷反馈到组长这里来。

  考题体现“干什么考什么”

  阅卷专家们对“一职一卷”的笔试形式,不约而同地给予了好评。一位负责为本单位职位阅卷的专家说:“题出得好,考生才能答得好。就拿我们单位的最后一道题来说,考生答题内容好多是我都没想到的,给了我很大启发,这样的卷子我当然会给高分。”

  袁方告诉记者,今年是第一次实行局级笔试“一职一卷”,目的是更好地体现中央对党政领导干部公选“干什么考什么”的要求。为了出好“一职一卷”,命题组逐一走访了35个招聘局级职位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详细了解他们的用人需求。例如,有些国有企业急需的是法律方面的专才,我们在试卷中就会突出这一部分内容的考察;有的单位对职位的要求不仅是专业素质,更特别强调创新素质,我们的题目就会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给考生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袁方说,“一职一卷”、“干什么考什么”主要体现在最后一道策论题上,这一道题占了40%的分数,考察内容都是紧密结合所报考职位的具体工作的重要方面,特别强调考生对这个问题“有什么好的对策和建议”,总的要求是考生在对这一领域内容有较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路、观点和举措。

  同时,占20%分数的客观题和占40%分数的管理事件处理题各职位试卷则基本相同,仍然着重考察应试者的基本素质,突出考试的导向性。例如:16道选择题中,有对世界城市、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等首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发展理念的理解,有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解,这些都是本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的基本内容。

  占40%分值的管理事件处理题,今年在内容上突出了对应具备的领导和管理能力的考查。这些考查内容是在对全市局级领导的能力结构分析基础上科学确定的。

  据介绍,处级职位笔试阅卷也采取同样的集中阅卷、三人取平均值方式,从上周日晚间开始进行。全部笔试阅卷工作预计要到6月1日前后结束。

  根据笔试成绩,每一职位按得分高低顺序列前6名的,到职位咨询点接受资格复审,复审合格者进入面试。本报记者 王皓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国内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