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4个世界无烟日。今年3月,中国把“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写入“十二五”规划。随后卫生部修订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提出从5月1日起,在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但又有多少餐馆、宾馆和茶馆真正守法了?我们看到违法的餐馆、宾馆受到惩处的案例了吗?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有这样的法律。公共场所之所以禁烟不力,原因之一是新法律没有深入人心的渠道。特别是从事公共服务行业的人,并不知晓有这样的法律。再说了,禁烟令以劝阻为主,并没有明确的处罚规定,使得执法者没有执法依据。而法律一旦缺少强制实施的措施,缺少“牙齿”,也就形同虚设。
即便是有处罚规定的城市,在禁烟上也难有作为。北京市1995年就颁布了禁烟令,规定对违法的单位罚款1000到5000元,对个人处罚10元,但从没有被罚款的案例。懒得执法,使得有“违”无“罚”大行其道,这也使得禁烟令总是雷声大、雨点小。
公共场所禁烟不力的另一个原因是烟草税偏低,烟价不算高,使得吸烟没有成为人们的经济负担,没能减少烟民数量。2009年中国调整烟税,甲类卷烟税率提高到56%,乙类卷烟税率提高到36%,但并没有对减少烟民数量起到明显的效果。这与国际烟草税负的平均水平65%到70%相比,还是差距很大。控烟效果比较好的欧洲国家像英国、德国等,烟税都在80%以上。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在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签署国中,在烟民数量和烟草产量“双控制”中,排名最后几位。
然而,根本原因在于,有关部门就没下决心禁烟。因为烟草业是纳税大户,去年全国烟草业实现利税超过6000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在个别省份,烟草业被视为“支柱产业”,成为地方主要财政来源,自然是鼓励发展而不是抑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初发布的报告显示,从2002年到2010年,全国烟民数量在3亿以上,中国烟草产量增加40%,涨幅居全球之首。
尽管烟草业对税收、就业都有贡献,但吸烟带给人的危害要远大于产烟带来的益处,这是全球共识。如同今年世界无烟日所提出的口号,“烟草致命如水火无情,控烟履约可挽救生命”,中国得认真地对待禁烟和控烟。制定一部可操作的、分步骤落实的禁烟令,增加烟税使吸烟者望而生畏,下决定让烟草业转型或者干脆转业,才能根本上扭转禁烟不力、控烟乏力的局面。 (陈冰)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